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向西方发出的强烈信号”

2014年5月22日

俄中两国签署史上最大能源合作单项购销合同,引来德语媒体评论纷纷。

https://p.dw.com/p/1C4SN
Gas Pipeline bei Kiew Ukraine
图像来源: Andrey Sinitsin/AFP/Getty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之际,俄中两国5月21日在上海签署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标志着历时十年的谈判“终成正果”。根据这两份能源合作文件,俄罗斯将在未来30年每年向中国提供多达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合同总金额可达4000亿美元,成为史上迄今最大能源单一合作项目。德语媒体一致指出,两国恰在此时达成协议,与一段时间以来国际地缘政治风云突变密切相关。

Gazprom Sitz in Moskau
位于莫斯科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总部图像来源: Vasily Maximov/AFP/Getty Images

5月22日一期的《新苏黎世报》这样评论道:

“达成协议的时间是普京向西方发出的一个信号:虽然有了这一协议后,欧洲依然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的最大主顾,但俄罗斯对惹麻烦的这个主顾的依赖性将大为减少。此外,此一合同更重要的是它的象征力。”

当天的《法兰克福汇报》“政治”栏目上的一篇记者文章也确信,同中国达成的供气协议有助于使俄罗斯摆脱对于欧洲的依赖,而俄中两国政体类似、其领导人分享相同价值观是做成这一买卖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和普京相互理解。这不单是新的地缘政治状况的结果。中俄两国元首都在共产党的肌体内长大,两人都信奉马列主义,都崇尚强势领导。两人都对美国不满,对美国在两国各自的利益圈内的活动不满,害怕美国所秉承的理念对各自国家的影响力。两人的这一观点明显地表现在了普京访华之行结束后发表的共同声明中。……

“东道主习近平由此在意识形态上给普京总统撑了腰。……习近平向俄罗斯伸出援手也是对越来越困难的中美关系作出的反应。中国感觉自己受到了美国的亚洲政策的挑战。北京愈来愈公开地指责美国在中国周边捣乱,指控美国要对南中国海的主权争议加剧负责,抨击美国在钓鱼岛/尖阁诸岛争议问题上支持日本。”

不过,文章同时强调,中俄两国最终受到的是各自利益的支配,因此,两国虽称“兄弟”,但绝非形同一人:

China Russland Gas-Abkommen
天然气协议被认为是俄中向西方发出的强烈信号图像来源: Reuters

“俄罗斯不愿过深涉入中国战略。在中日岛屿之争中,俄罗斯保持中立,也不愿介入中国与其南中国海诸邻国之间的冲突。(俄方)也不提与中国建立军事联盟。

受各自利益驱使

“在经济领域,俄方也意在维护自家利益,不会不惜一切代价盲从中国金钱的呼唤。有关向中方提供天然气的协议历经在价格上锱铢必较的多年谈判,最终在普京访华期间勉强签署。向中国供气将使俄罗斯摆脱对于欧洲市场的依赖,减少制裁的伤害性。鉴于此,从俄罗斯的视角看,这一协议具有历史意义。然而,如果对欧洲的依赖性换成了对于中国的依赖,这对俄罗斯又有何益?正如在其他国家那样,中国这一经济强人在俄罗斯是既受人盼望又让人害怕。因此,尽管有着共同的意识形态,习和普京都缜密算计。社会主义兄弟援助,那是过去,如今强调的是互利。”

《南德意志报》“政治”栏目上的一篇署名文章相信,此次天然气交易中,北京捡了便宜,而且,相关协定还是两国间分量移位的标志:

Russische Energieminister Alexander Nowak
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Alexander Nowak)图像来源: Janek Skarzynski/AFP/Getty Images

“中方谈判人很清楚,多年来一直因价格问题而失败的谈判,这一次,自己手上会有更好的牌:普京亟需达成协议。这笔生意的许多细节尚不为外界所知。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不愿公开价格,这让一些观察家认为自己的看法得到了证实。这些观察家估计,俄罗斯方面对中方做了让步,价格很可能是350美元/千立方米,明显低于欧洲所支付的平均价。……”

“中国主席习近平明确表示,他寻求与莫斯科建立良好关系。他上任后的首次出访国便是俄罗斯。迄今,他同普京已会晤9次。两国拥有共同边界线4000公里,都不喜欢共同的对手—美国及常被认为傲慢和惯于干涉别国内政的西方国家。与此同时,在双边关系中,中国在经济上的地位越来越强。俄罗斯在中国的外贸伙伴名单上仅排名第十,反过来,中国却是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国。”

编译:凝炼

责编:石涛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