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墙外文摘:中国政府将镇压表述为“法治”

2024年3月31日

有评论认为,中国政府将镇压表述为“法治”,来香港旅游的人往往看不到这座城市经久不衰的繁华外表下正在发生的变化,也让世界其他国家认识不到香港的现实。

https://p.dw.com/p/4eIDO
香港立法会在3月19日加开会议,审议《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即“23条”草案),并于当天三读通过,完成了“第23条立法的历史使命”。
香港立法会在3月19日加开会议,审议《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即“23条”草案),并于当天三读通过,完成了“第23条立法的历史使命”。图像来源: Pond5 Images/IMAGO

(德国之声中文网)《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不要对香港发生的一切视而不见》,作者王松莲(Maya Wang,人权观察中国部临时主任)说,香港曾是人们可以不在恐惧中生活的地方。它曾拥有法治、热闹的出版业、控制权力的半民主立法机构。这些让香港拥有了中国内地望尘莫及的自由活力。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内地长大的人,都会唱梅艳芳等香港明星的粤语流行歌曲,这对中国政府来说是个问题:自由是如此迷人和令人向往。

文章指出,《香港国安法》和最近通过的“23条”立法使用的语言都宽泛模糊,它们是旨在将公民自由置于死地、将保护人民自由的机构变成镇压工具的钝器。按照“23条”立法,任何被判犯有参加“被禁止组织”的会议、或“非法”泄露定义模糊的“国家机密”罪的人,都可能面临十年有期徒刑。

王松莲说,中国政府将这些镇压表述为“法治”,来香港旅游的人往往看不到这座城市经久不衰的繁华外表下正在发生的变化。这让世界其他国家认识不到香港的现实,不能对受中国政府迫害的人产生同情,也感受不到他们在日益沉重的压力下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她说,“中国政府想让世界忘记香港,忘记这座城市曾经的样子,忘记北京违背了承诺。但香港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不要把目光移开。”

0票反对 “23条”立法通过

谁在拿民众的血汗钱去供养他国权贵?

台湾“上报”发表文章《中国媒体为何急删这支“官员批台”影片》,作者李濠仲(“上报”主笔)留意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一段话—— “台湾当局拿岛内民众的血汗钱去供养史国少数权贵,维系所谓的‘邦交关系’,这样的关系对双方民众毫无价值”——被多个中国媒体剪辑制作成短影音发布,并在海外中文圈引起热议,结果没多久这些中国媒体又纷纷删除了影片。

李濠仲说,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台湾邦交国数字不断下探,就传统“金钱(援)外交”面向,这一发展也同时说明了两件事,一是诸如许多国际学者所言,台湾已很难赢得“美元外交游戏”;第二,这一事态发展也促使台湾不再那么着力和中国之间的“外交竞购”。

李濠仲认为,针对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对台湾的批评,中国民众并非没有“心有戚戚”,对中国历来的“金钱外交”亦了然于胸,中国外交部何以有资格把姿态摆得如此“清高”?于是影片底下留言不只无一批评台湾,还持续连刷(超过2万则)具嘲讽意味的表情符号(以符号示之,是为避免因“文字”惹祸上身),在“风向”显然失控下,中媒于是纷纷下架了这支影片。“嘲讽”往往和“怒意”一体两面,中国民众针对这支“官员批台”的反应,其实绝大多数和他们怎么看待台湾无关,而在他们怎么看待中国自己。

“钓鱼台模式”与“菲律宾模式”

台湾“风传媒”发表文章《中共海警在南海的大动作,短期内不会出现在金门水域》,作者揭仲(台湾中华战略前瞻协会研究员/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指出,在中共与菲律宾海上争端持续升温,中共海警船舰也在争议水域,动用高压水柱、包夹,甚至撞船等强硬措施对付菲律宾船只时,确实令不少台湾人担心中共藉金门214陆船翻覆事件,片面推翻两岸默契,并派执法船舰常态化进入金门禁限制水域后,是否也会采取强硬措施对付台湾船舰?

作者认为,中共在南海争议水域所采取的强硬措施,短期内应不会出现在金门或其他外离岛水域。因为中共在金门水域采取的是“钓鱼台模式”,两者的共同点在于,中共虽长期宣称拥有钓鱼台与金门的主权,但迄今仍未能在这些地区行使有效管辖;至于中共现阶段在钓鱼台与金门周遭水域所采取的行动,仍停留在“管辖权侵蚀”阶段,目的是从零到有,逐步侵蚀日本和台方目前的有效管辖现况。

菲律宾谴责中国南海制造事端 导致4人受伤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着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