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联合政府—巨人对阵
2013年12月16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大联合政府"(große Koalition,被调侃缩写为GroKo)成了德国2013年的年度词汇。德语语言研究会(Gesellschaft für deutsche Sprache)每年评选一个词,体现本年度民众和媒体尤为关注的议题。而今年德国人最关注的是联盟党和社民党组成的大联合政府。
首次基层党员投票表决
大联合政府由在选举中得票最多的两个党派组成,在德国一般来说就是联盟党和社民党。由现任总理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CDU)及其巴伐利亚的"姊妹党"基社盟(CSU)在今年9月的联邦议院大选中获得41.5%的选票,以施泰因布吕克(Peer Steinbrück)为候选人的社民党(SPD)得票率为25.7%。
在经过两个月的艰难谈判后,基民盟主席默克尔、基社盟主席泽霍费尔(Horst Seehofer)和社民党主席加布里尔(Sigmar Gabriel)就联合执政协议达成一致。但这还不代表板上钉钉,因为社民党此前决定让基层党员对联合执政协议进行表决。这在该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如果多数社民党人反对这一协议,就必须重新谈判。
在联合执政协议中,联盟党得以贯彻其实行"母亲退休金"和向外国人征收高速公路过路费的主张;而社民党则将实行统一的最低工资标准和交纳养老保险满45年者63岁就可以退休写入其中。
有效率的大联合政府
联邦德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大联合政府。1966年,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党组成首个大联合政府,基民盟的基辛格(Kurt Kiesinger)任总理,社民党的勃兰特(Willy Brandt)任副总理。
"在第一个大联合政府1966到1969年的任期内,德国克服了战后第一次较严重的经济衰退",德国哈勒-维腾堡大学(Universität Halle-Wittenberg)社会研究中心的霍尔特曼(Everhard Holtmann)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指出。德国人对副总理勃兰特的工作也相当满意,在1969年的联邦议院选举中,勃兰特的支持率大增,成功当选总理。
第二届大联合政府是2005年至2009年由默克尔领导的。霍尔特曼认为,这届政府的工作也相当可圈可点:"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对德国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而德国得以相对平稳地度过了危机。这也说明了大联合政府的工作是有效的。"但在2009年的联邦议院选举中,社民党的得票率却是有史以来最低的。
迷你反对派
霍尔特曼认为,大联合政府可以为选民作很多事情:"由于大联合政府必然带来的倾向于达成妥协的效应,使得广泛的社会利益能得到照顾。"
但大联合政府也意味着小反对派。在野的两个反对党-绿党和左翼党,在大联合政府的压倒多数之下,在议会中的分量显得无足轻重。两个反对党在大选中的得票率都不足9%,就是说,在联邦议院里127名反对党议员要面对504名执政党议员。
据《明镜在线》报道,本届议会中的反对派阵营是40年来最小的。这也意味着,根据德国目前的法律,绿党和左翼党无法共同成立议会调查委员会。同时这两个党的议员在议会辩论中得到的发言时间也少得可怜,因为后者是根据各党派的议席多少来分配的。因此反对党要求更改联邦议院的有关程序规定,使反对党的权益得到保障。对此基民盟和社民党还没有做出明确的回应。
作者:Carla Christina Bleiker 编译:叶宣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