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加入联合国30周年
2003年9月16日德国是紧随美国和日本之后联合国的第三大会费缴纳国。而它早已不仅因为按时缴纳会费而赢得尊重。1973年9月18日,当时的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同时被接纳为联合国成员。自此,联邦德国在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禁止试验核武器以及成立国际刑事法院等问题上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1990年10月两德统一之后,科尔领导的政府越来越多地向危机地区,如巴尔干和索马里,派遣联邦国防军执行使命。当时的反对党社民党反对联邦军在北约以外的地区投入军事行动。1994年联邦宪法法院做出裁决,在联邦议院以简单多数通过的情况下,允许联邦军在北约以外地区参与军事行动。
在红绿联盟领导下,在联合国授权下执行海外任务的联邦军士兵的人数越来越多。仅在阿富汗一地就有2000余名士兵冒着生命危险驻扎在那里。早在施罗德上任以前,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就成为联邦政府外交政策的前提之一。
当然,还没有哪一届政府像施罗德政府一样因其对联合国的忠诚而与盟友美国闹翻。红绿政府与法国联手阻止了安理会通过对伊动武的决议,柏林由此对美国新的外交政策予以抵制。美国人提出,假如他们认为美国的安全利益受到威胁,就有权随时不经联合国授权而发动战争。
鉴于伊拉克战后的混乱局势,华盛顿外交圈内逐渐形成这样的认识,即有关入侵带来的不可估量的后果的警告不无道理。因此华盛顿希望尽可能在9月23日联大辩论开始之前形成一份新的伊拉克问题决议案,并把德国、法国等盟友拉上船。
一位西方资深外交官说:毫无疑问,德国通过在伊拉克冲突问题上的立场树立了自己的形象。但最迟在2004年除夕之夜,所谓的形象就会失去意义,因为2004年12月31日德国将任期届满,不再是安理会成员。
届时柏林将只能参加191个成员国出席的索然无味的联合国大会。正如安南抱怨的那样,联大几乎得不到重视。德国只有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才能在联合国中长期发挥影响。正如58年前联合国成立伊始就成为常任理事国的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和中国那样。
科尔政府曾极力追求这一目标,而红绿联盟则将之视为次要任务。不管怎样,假如安理会扩大的话,德国和日本始终是发达国家中最有希望出任常任理事国的国家。只有在联大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的情况下联合国才能实现上述改革。为此德国需要坚持不懈,以及一个远远超出一届或两届政府,超越政党界线的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