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Deutschland bei Euro-Rettung in der Kritik

2011年4月18日

在欧元区债务危机中,德国政府貌似致力于维护欧元区的稳定。但是在具体的希腊、葡萄牙等国的债务危机中,德国联邦政府却鲜有解决问题的诚意。恰恰相反,德国反而加重了这些国家的危机。

https://p.dw.com/p/10vp1
图像来源: AP

2008年10月,正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时,时任德国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与总理默克尔信誓旦旦:

"我们可以对银行储户保证他们的存款是安全的,这也是联邦政府的态度。"

但这只是德国政府安抚民心的一个手段,以免德国银行的储户出现恐慌情绪。而在一年之后,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之时,也有专家希望德国政府能做出类似的保证。当时,希腊政府在弄虚作假的财政问题上,已经无法自圆其说;由此造成的后果便是希腊国债的风险逐渐上升。《金融时报》德国版首席经济师弗里克(Thomas Fricke)说:

Thomas Fricke
《金融时报》德国版首席经济师弗里克图像来源: G+J

"如果在2009年底,便能为希腊撑起保护伞,并许诺'我们不会让希腊崩溃',那之后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就不会发生,希腊也就不必支付如此高额的利息。"

但是,默克尔总理的许诺却姗姗来迟好几个月,这其中部分是考虑到国内选情,也部分出于道德因素。首席经济师弗里克说:

"从那时起我就想,德国政府怀着良好的愿望,却最终导致危机恶化。"

但是,德国政府没有直接地全面资助希腊,显然还有另外的理由。当时,德国的一些街头小报大肆炒作希腊的债务危机。经济新闻记者海林(Norbert Häring)说:

"《图片报》肯定对此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政府要是与《图片报》意见相左的话,便会处境艰难。《图片报》给希腊人还有葡萄牙人贴上'罪人'的标签,而事实上他们并不是。"

Norbert Häring Handesblatt
经济新闻记者海林图像来源: Handelsblatt GmbH

而这些南欧国家沦落到今天的这步田地,也和德国有关。要不是多年的对德贸易逆差,这些国家的债务也不会如此之高。海林表示,德国政府现在要求这些南欧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便德国一旦提供资助,便能立刻恢复竞争力。但是海林认为,这样的休克疗法只会使这些国家陷入衰退:

"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区别。德国是出类拔萃的工业国家,出口贸易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超过一半。而在那些南欧国家中,出口贸易所占比重往往不足1/4。这意味着,他们扩大出口对国内经济的拉动作用远小于德国;但是如果他们的工资水平下降,对购买力的影响却又大得多。"

所以,海林认为,单纯的缩减财政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若要切实帮助这些危机国家渡过难关,还需大力帮助扩大它们的工业生产;而为吸引投资,南欧国家应被允许降低企业税税率:

"但是我们看到,爱尔兰在力保其较低的企业税时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其他欧盟国家迄今还无意将部分工业生产转移至这些南欧国家,以免希腊、葡萄牙等国工业彻底崩溃。"

NO FLASH Euro europa Münze Rettungsschirm Rettungsfonds
欧元救助基金这把大伞,挡不住危机的暴风雨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

现在,欧元区永久保护机制将于2013年生效,而这套上限达7000亿欧元的保护机制显然是违悖金融市场规律的。《金融时报》德国版首席经济师弗里克指出,这个保护机制所需的决策过程偏长,而金融市场却是瞬息万变的:

"如果一个国家可能会得到保护机制的救助,那么这很快就会引起人们的猜测。或者说,对于是否救助和如何救助的漫长决策过程本身就助长了这种猜测。"

弗里克认为,危机是对那些负债国的惩罚,没有人能够得到无偿的帮助。而这,也是和德国政府的基本态度相左的。

而如果目前的解决方案未能有所改变的话,那为了避免欧元区解体,最终就会形成一个转移支付体系:

"比如,希腊深陷危机,然后某个政党支持退出欧元区;然后危机加剧,这个国家真的就退出了欧元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给希腊持续输血,但同时这种持续输血又会让希腊人不思改变。"

作者:张丹红 编译:文山

责编: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