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境内的丹麦城
2002年2月28日说起弗伦斯堡,人们可能立即会想到总部座落在那里的世界著名性商业企业贝阿特.乌瑟,或者负责给开车犯规者罚点的联邦机动车驾驶局。但这个城市之值得一去,并非仅仅由于这两个机构。
“我们这是在丹麦吗?”初到弗伦斯堡的人恐怕难免有此一问。在书报亭里,有该城出版的丹麦文当地报纸,海港中一些员工在用丹麦语交谈,市中心商业街上的霍尔姆咖啡馆理所当然地提供丹麦咖啡“Kaffee satt”和哥本哈根饼干糕点。这就是弗伦斯堡的日常生活。
弗伦斯堡距离丹麦边境只有5公里。这里的丹麦少数民族与德国居民早已融为了一体。
16世纪时,弗伦斯堡还是丹麦的一个城市,那时它经历了它第一次的鼎盛。5000居民在当时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城市了。它的地理形势得天独厚:它就位于一个长达35公里切入陆地的海湾旁边。当时它拥有200艘船,作为贸易城,地位和重要性还在汉堡和哥本哈根之上。
那时重要的海上贸易城市情况都是一样的:谁都想占领它。一开始是石勒斯维格-荷尔施坦独立者与继续归附丹麦者之间的激烈争执,接下来,1864年便演变成了战争。这场战争的地理结果是:石勒斯维格-荷尔施坦作为一个省,归属于普鲁士王国。1871年,随着德国的统一,成了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几年后,划定了边界。这个边界保持到了今天。而在那时候,弗伦斯堡便成了边境城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丹麦和德国抱着同样的目标:重建家园。边境两边居民的共处为未来统一的欧洲起到了楷模的作用。在这里,少数民族得到了真正的一体化,而又各自保留着自己的文化特色。出于这个原因,欧洲少数民族问题中心便把这里选为自己的立足之地。
在丹麦时代,在那弗伦斯堡的船只一一满载而归的时候,在弗伦斯堡生成了一些典型弗伦斯堡风格的所谓“商人大院”。这个“大院”,下面一排是仓库,商品从船上运进这里,高高地摞起来,分为上下几层;在上面那排里,住着海运者和商人;左右两边是加工处理这些商品的工场。装满麻袋的推车在这里的石块路上隆隆地响,而正是这些手推车决定了门的尺寸和时代的速度。
很久很久以后,这些商人大院终于装修一新,于是这里成了艺术家大院,花艺大院,葡萄酒大院。所有这些大院还都保留了它们的老井。就连这些老井也找到了它们为欧洲一体化作贡献的新机会,取之这里的挪威矿泉水“冰川水”使弗伦斯堡饮料裴声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