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欲强化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

Rodion Ebbighausen
2020年10月10日

在美国与中国走向对抗的同时,欧洲和东南亚国家正在相互靠拢。不过,有专家表示,德国只有进一步努力,才会受到重视。

https://p.dw.com/p/3jhZl
Thailand Abschluss ASEAN-Gipfel in Nonthaburi
图像来源: Imago Images/Xinhua/Zhang Keren

(德国之声中文网)随着中国经济和军事力量不断增强,世界范围地缘政治的力量平衡正在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之明显莫过于在东南亚,中国和美国都正在那里争夺影响力。这种争夺给该地区留下噩梦般的回忆,冷战曾给东南亚留下一片焦土。在长达20年的越南战争(1955-1975年)中,南越反共政府在美国的支持下与共产党统治下的北方作战,结果失败。时至今日,越南仍由越南共产党统治。

为了在经济上把东南亚国家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中国推出了“一带一路倡议”(BRI),又称 “丝绸之路倡议”。虽然中国和东南亚任何国家都没有正式公布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项目数量和金额,但已经公布的铁路线、发电厂和深海港口的建设项目,资金就已经高达数十亿,其中一部分项目已经动工。

2019年12月,新加坡尤索夫·伊萨(ISEAS)东南亚问题研究所向来自东南亚各地的1300多名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民间社会代表和媒体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如果必须要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选择,各国会选择谁?虽然像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这些国家的表态很重要,但是由于其立场并不鲜明,因此,美国在这场对决中并没有成为赢家。

Infografik Chinas Zugverbindungspläne in Südost-Asien Englisch

军备竞赛

在军事上,中国的主导地位还体现在人民解放军大规模的增加军备和现代化建设上以及在南海咄咄逼人的存在态势。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的统计,2019年美国军费开支为7320亿美元,中国2610亿美元,东盟10国合计390亿美元。

在有争议的南海地区,中国正在建造用于军事用途的人工岛礁,阻止越南和马来西亚等沿岸国家开采急需的石油和天然气。

“对话而非争夺”

为了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加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地位,美国总统奥巴马政府在2012年宣布了 “重返亚洲”战略。2017年11月,特朗普政府紧随其后,提出了 “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FOIP)战略。

柏林 "科学与政治基金会"的古德伦·瓦克尔(Gudrun Wacker)和费利克斯·海杜克(Felix Heiduk)认为,仅 “印太 ”一词便具有政治性。“特朗普政府的‘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旨在遏制中国,因此是华盛顿和北京之间战略竞争日益加剧的体现”。

尽管东盟接受了美国的这一概念,但是在东南亚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卷入这场争夺战。东盟在2019年6月《东盟-展望印度洋-太平洋》的立场文件中,主张该地区开展“ 对话与合作而非争夺。”此外,必须克服不断加深的不信任。文件称,已经建立的多边论坛,如东亚峰会和东盟地区论坛是合适的交流平台。 

天然盟友

长期以来,东盟一直呼吁欧盟更多地参与东南亚事务。9月底,担任2020年东盟轮值主席国的越南外长范平明(Pham Binh Minh)在与联邦外长马斯(Heiko Maas)的电话交谈中表示,希望德国作为欧盟的重要国家,加强与东南亚地区和东盟的合作。目前,德国担任欧盟理事会主席国至2020年底。

Deutschland I Fragestunde BT - Heiko Maas -  Bundesregierung
联邦外长马斯图像来源: Uwe Koch/Eibner-Pressefoto/picture-alliance

9月初,德国政府作为继法国之后的第二个欧洲国家,发布了“ 印太地区战略指导方针”文件。德国外长马斯写道,“印太地区比任何地方都更多地决定着今后的国际秩序。”

联邦政府深信,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其他国家的利益,这才是前进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东盟是欧盟的 “天然伙伴”。德国在东南亚的驻外使团也在为新方针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德国驻新加坡和雅加达大使在该地区主要英语媒体的客座文章中指出,印太地区已成为德国外交政策的重点。

艰难的伙伴关系

东南亚问题研究所(SWP)的政治学家海杜克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德国和东盟都希望多样化并减少对中国以及对美国的依赖,并将其视为战略重点。”这也适用于欧盟。

在贸易和经济问题上,两个国家联盟之间的紧密联系已经非常明显。欧盟已经与东盟两个成员国新加坡和越南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东盟-欧盟协定正在酝酿之中。但是何时达成协议还遥遥无期。

海杜克说,虽然德国和欧盟希望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但是到目前为止,各种冲突令这一愿望难以实现。例如欧盟对棕榈油的可持续性表示怀疑,棕榈油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经济因素之一。尤其受到批评的是,为了种植这种天然原料而砍伐了雨林,从而加剧了全球气候危机。环境和可持续性在德国的指导方针中起着核心作用。他强调,“双方必须相互接近达成妥协。”

全力投入

海杜克说:“如果你想发挥更大的作用,吸引新的合作伙伴,就必须要有相应的付出。” 海杜克接着指出,为了真正得分,德国和欧盟就必须致力于 "强大的海上安全实力",因为该地区“对安全有着传统的理解”。

具体地说,这意味着欧洲武装部队的护卫舰和潜艇将不得不被派往该地区。除了法国之外,法国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海外领地,如留尼汪和法属波利尼西亚,还居住着大约160万公民。法国偶尔也会向该地区派遣军舰。海杜克认为,尽管德国国防部不时地谈起该地区的安全问题,但欧洲国家几乎没有表现出愿为安全付出更多努力的迹象。

政治学家海杜克还建议,德国政府高层代表应该经常访问东南亚,否则德国将不被重视。默克尔总理在任的15年中12次访问中国。她的东南亚之行则屈指可数(2011年访问新加坡和越南,2012年访问印度尼西亚)。

受国家控制的中国媒体对德国在东南亚的挺进不以为然。中国《环球时报》评论说,原因是“德国缺乏‘硬实力’,也没有全力介入印太地区的意愿,而只是对美国做出象征性的支持。”

© 2020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Ebbighausen Rodion Kommentarbild App
Rodion Ebbighausen 执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