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中国

德语媒体:中非合作真是互惠互利吗?

2024年9月3日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FOCAC)即将于9月4日至9月6日于北京举行,主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有53个非洲国家将出席本次论坛。

https://p.dw.com/p/4kELx
2018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资料图)
2018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资料图)图像来源: Li Tao/Photoshot/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南德意志报》撰文指出,从2000年开始,中非合作论坛已经举行了九届。不过,同以往相比,双方合作的热情已经明显降温。这篇题为《中国不会带给非洲发展》的文章写道:

“在中国同美国的竞争中,非洲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非洲大陆是重要的销售市场,而快速的人口增长,更赋予了这块市场巨大的潜力。非洲矿产丰富,其中就包括生产电池和全球能源转型所需要的锰、锂和钴等金属。非洲大陆共有54 个国家,数量超过其他任何大洲,因此在联合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通过投资与合作,中国已经令台湾在非洲几乎得不到任何支持。只有小国斯威士兰(斯威士兰)仍然承认台北,该国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出席北京峰会的非洲国家。

不过,中国同非洲的合作也并非不存在问题。尽管豪言壮语仍不绝于耳,但双方都已恢复了冷静。一些投资项目的收益受到质疑,另一些项目则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难。2021年的中非合作论坛上,中方就已将投资计划从600亿美元下调至400亿。投资额减少的总体趋势可能仍会继续下去,毕竟中国经济自身也陷入了重重困境。不无讽刺的是,中资项目的新口号也随之变成了‘小而精’。

而非洲视角下的中国,也不再像十年或二十年前那样完美无缺。在非洲大陆的许多国家,人们已经意识到,尽管北京给非洲带来了大量资金,高喊反殖民主义的口号,并将自己描述为 “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说到底,中国追求的仍是不折不扣的大国政治。而对中国有利的事情,并不一定也对非洲有利。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内,中国在非洲完成了一系列机场、港口、铁路、高速路、体育场馆以及总统府等基建项目,但这些项目对发展当地经济却并无太大意义。除此之外,很多项目不仅由中方出资, 而且还是由中国公司和中国工人使用中国材料建造的。非洲本土经济几乎无法从中获益。”

中国公司在肯尼亚承建的一处公路工程项目。
中国公司在肯尼亚承建的一处公路工程项目。图像来源: AFP via Getty Images

《南德意志报》指出,这些被当地人称为“白色大象”的中国形象工程,不仅未能促进经济发展,反而令很多非洲国家跌入了债务陷阱。文章最后写道:

“中国最大的优势在于当前的全球政治局势:总统大选和中东危机令美国无暇他顾,俄乌战争令欧洲无法分身,而中国则在聚焦非洲大陆。早在中非峰会召开之前,中国就已对相关的批评进行了驳斥。中国官媒称,有关中国债务政策的报道纯属抹黑,中国外交部一名女发言人表示,中国在非洲的所作所为改善了非洲的生活水准,受到非洲民众的一致好评,‘事实证明,中国是非洲可信的伙伴,真诚的朋友’。”

对于周三开幕的中非合作论坛,ntv新闻网站报道称:

“通过本次中非峰会,中国希望进一步扩大在非洲的影响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为非洲一系列经济项目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并向非洲派遣了数十万工人以参与大型工程项目的建造,重点是开采相关国家的矿产资源,包括铜和黄金。以打造‘新丝绸之路’之名,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了投资攻势,并在非洲建设了一系列港口、铁路和工业园区。国际社会上,有人对中国的投资倡议提出尖锐批评,认为很多贫困国家因此债台高筑,并对中国产生了依赖。

波士顿大学发布的一项调研显示,去年中国对非洲国家发放的贷款大约为42亿欧元,为过去五年的最高值。主要借贷国为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埃及、尼日利亚以及肯尼亚。不过。同2016年高达270亿欧元的贷款总额相比,目前中国对非洲国家发放的贷款已经明显减少。专家们认为,由于中国经济形势低迷,在是否对外投资的问题上, 北京的领导层越来越显得犹豫不决。”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