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习近平的魅力攻势
2024年9月5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柏林出版的《日报》写道,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以“极速约会”的方式同数十位非洲国家领导人举行单独会晤,并对非洲的发展做出慷慨承诺。这也是新冠疫情后,中国举办的最大规模外交活动。这篇题为《习近平的极速约会》的文章写道:
“事实上,中非合作论坛的蜜月期早已过去,冷静重新占据上风。想当初,中国曾是极受欢迎的投资者和贷款提供者,而现如今,自身经济也陷入困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金早已不再宽裕。同西方国家和银行一样,中国现在也极力要求对方严格履行还贷义务,但同时也有人指责中方是在设立‘债务陷阱’。中国投资和承建的一系列项目,并非各个都是明智之举,有些项目变成了‘白色大象’,耗费巨资,但却收益有限。
种种迹象显示,同西方国家和当年的殖民列强一样,中国的兴趣焦点也主要集中在非洲的矿产资源,充其量只会将非洲大陆视为重要的销售市场,而对促进当地生产能力、向当地转移专业技术的意愿则非常有限。对于一些在非洲的项目,中方更愿意从中国调来工人,而不愿意雇佣当地劳动力。正因为如此,有些非洲国家曾爆发反华抗议活动。
此次北京中非合作论坛有四个核心议题:治理、工业与现代化、和平与安全以及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在非洲的许多项目都被视为是所谓‘新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而在非洲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向非洲出口绿色能源技术则被视为中非现代化合作的重要议题。面对西方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主义,迫使北京急于向非洲出口产品和技术。”
《日报》文章写道,中国在非洲大举投资,也尤其政治层面上的考量:
“在同美国和西方开展的霸权竞争中,中国一向视非洲为其政治支持力量的大本营,这一点在联合国表决中得到充分体现。为此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加强了对非洲媒体的投资,并向非洲提供大量奖学金。
北京举办的非洲峰会已经引起很多国家效尤。俄罗斯、日本、印度和韩国都在竞相举办能够引起媒体效应的非洲峰会。上周,巴厘岛举行了第二届印尼非洲论坛。在印尼,人们仍对1955年的万隆亚非会议津津乐道。当年来自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国家聚首万隆,为日后的不结盟运动奠定了基础。”
德广联《每日新闻》栏目发自北京的报道称,在中非合作论坛上,中方对非洲做出了慷慨的投资承诺,但投资力度则显然今非昔比。
“中方表示,今后对非洲的投资将更加注重‘小而精’。尽管投资额度有关减少,但中国对很多非洲国家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同在欧美国家相比,这些非洲国家在北京的共产党政府那里获得了更多的关注。除此之外,中国也不会对非民主的发展模式或专制政治提出批评。
中非合作论坛是疫情结束后,北京举办的最大规模国际性活动。为此,中国首都采取了极其严格的安保措施。”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