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从“韬光养晦”到“以牙还牙”
2018年6月27日(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开始访华行程前对媒体表示:"我这次去北京要多听多看,而不会去贴标签扣帽子。"而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在谈到马蒂斯访华时的口气也相当和缓,称双方会"共同努力使两军关系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稳定因素"。《法兰克福汇报》题为《不会向井水投毒》的文章写道:
"两国军事关系目前的确差强人意。争执焦点之一就是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所作所为。中国在南海人工岛礁部署了地对空及反舰导弹之后,美国五月底宣布不再邀请中方参加两年一度的太平洋多国海军演习。稍后,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又在香格里拉对话时放出狠话,如果中国继续在南中国海'耀武扬威',将为此承担'严重后果'。此后,双方所有的沟通渠道都被关闭。现在被关闭的沟通渠道有望被重新打开,双方都发出了这样的信号,因为这样至少可以避免对抗性日益明显的双方关系中出现军事误判。"
这是美国国防部长四年来首次到访北京,结束访华行程后,马蒂斯周四将继续前往韩国和日本。对于马蒂斯访华的主要目的,《南德意志报》这样写道:
"对美方而言,本次访华的首要议题是朝鲜。这可能也是马蒂斯此前语调和缓的原因之一。因为美国需要中国的帮助,以维持对平壤当局的压力,敦促该国削减核武力。只有中国关闭边境,针对朝鲜的国际制裁才能见效。过去几周来,北京至少在一个领域放松了对朝鲜的制裁幅度,那就是旅游业。前往这一斯大林主义邻国的中国游客人数激增。尽管前往平壤的列车从未加挂过现在这么多的车厢,但车票总是会被提前抢购一空。这既给急需外汇的平壤当局带来了滚滚财源,同时也没有违反国际制裁的规定。去年11月,特朗普总统来访前夕,北京曾一度暂停同朝鲜的列车客运,后来虽然恢复通车,但却增加了诸多限制。中方当初这样做,是为了显示他们支持特朗普有关对朝鲜'压力最大化'的战略。现在,中方显然已经改变了看法。
一般认为,马蒂斯同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的另一项议题应当是台湾。华盛顿对台湾总统蔡英文的支持,令北京极为担忧。尽管美国和台湾没有外交关系,但美国国会数周前还是通过了一项鼓励双方政府官员互访的法案。此外,双方还将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并加强军事合作。将台湾看作分离一省的北京认为华盛顿的举措背离了一个中国原则。而北京最为担心的是,中美贸易冲突中,特朗普会打出台湾这张王牌。"
《法兰克福汇报》的文章写道,自从蔡英文就任总统以来,北京方面明显加强了对台湾的军事压力。而就在马蒂斯到访北京的同一天,蔡英文则呼吁自由世界共同捍卫台湾的自由民主价值观。
马蒂斯到访北京之际,也是中美贸易争端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七月六日,双方的首批惩罚性关税将正式实施。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中美贸易争端的一段充满火药味的讲话引起了西方媒体的广泛关注。《法兰克福汇报》周三援引消息来源发表了题为《中国国家主席主张以牙还牙》的文章:
"上周,习近平会晤欧美多家大公司总裁时表示;'西方有个说法,如果别人打你左脸,你要把右脸也伸过去,而在中国文化中,你要以牙还牙。'《华尔街日报》率先报道了这一消息。不过,至于这一表态是否意味着中方将改变迄今为止通过对美妥协,避免惩罚性关税的策略,目前尚无法定论。中国媒体引述习近平讲话时只是说,中方会继续对外开放,而不会闭关锁国。"
《法兰克福汇报》另一篇涉及中美关系的报道称,鉴于中美贸易争端有可能会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冲击,习近平"以牙还牙"式的强硬外交路线也引起了一些质疑。
文章写道:"长期以来,中国的外交路线一直遵循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策略。批评者认为,过去几个月来,习近平要让中国担当全球领袖的张扬做法显然是个错误。尽管这种民族主义的说辞主要面向国内,而且收效良好。但在华盛顿和其他地方,这些说法则唤醒了人们的戒备心。今年三月,马蒂斯主导完成的美国国防战略报告书中,这种戒备心就得到了反映。报告书中将中国称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认为中国的短期目标是在印度太平洋地区成为地方霸权,长期目标则是拥有全球主导地位。美方对中国的这一评判至今没有发生变化。"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