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双赢互惠的德中关系已经成为历史

2021年4月29日

周三举行的德中政府磋商期间,德国总理默克尔谈及了中国的人权状况,认为伙伴关系中“更应开诚布公地提出批评”,而中国总理李克强则表示“中国内政不容干涉”。

https://p.dw.com/p/3slC6
Symbolbild Deutschland China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O. Andersen

(德国之声中文网)《南德意志报》发表评论称,如何对待北京是德国政府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改变北京不可能,但孤立北京也绝不是一个睿智和可行的选项。《南德意志报》外交事务首席记者Stefan Kornelius在题为《德中双赢互惠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的评论写道: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以惊人的纪律性很快控制住了疫情,从而带来了经济上的优势,而这种优势又提升了中国的发展动力:中国在不断变强变大,中国在大举投资,中国吸引着外来资本,中国在走向现代化,中国在进行发明创造。中国的发展速度令人叹为观止。而中国领导层加强对香港特区政治控制的惊人速度也同样显示出,北京的所作所为都有非常明确的目的。

那么,中国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中国共产党对此并不讳言。德中政府磋商期间,中国总理李克强明确表示:不欢迎外部干涉。中国不允许外界提出批评。中国发出的信号是:你们必须习惯于我们的措辞方式,必须接受我们的少数民族政策。除此之外,你们别无选择。

中国不仅在充分发挥其经济实力所产生的杠杆作用,同时也会将经济杠杆同政治意图结合在一起,以便渐渐打造出一个以中国为样板的世界秩序模式。”

评论指出,中国的战略是,建立起一个以商业利益和政治军事实力为导向的中国式世界秩序,以便同当今的西方模式进行抗衡。评论写道:

“德中政府磋商是以默克尔为首的德国政府试图维持现行秩序以及让中国接受德国或欧盟规范的一种尝试。

但事实却远不是如此乐观:德中之间的依赖关系早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德国在新疆和香港问题上所表现出的无力也只是表面现象,这种无力早已存在于更深的层面。

Deutschland Angela Merkel China  Premierrminister Li Keqiang
受新冠疫情影响,4月28日的德中政府磋商改为视频方式举行。图像来源: MICHELE TANTUSSI/REUTERS

不应忘记的是,制度之间的抗争是无法回避的。孤立中国,从政治层面上讲,既不可行,也不足取。北京已经撒开了大网。公开抗争已经是唯一,也是最佳的选择:无论是经济、技术、标准规范的层面上,还是在法律执行的层面上,都是如此,即便是军事方面也不例外。德国、欧盟以及整个西方阵营必须要做到更具吸引力、更为优秀,尤其是要更加团结。政府磋商早已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一个组成部分。”

柏林出版的《日报》也就周三的德中政府磋商发表了评论。评论指出,长期以来,柏林的政治家一直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产阶级的壮大,专制政权自然而然地会走向民主。然而,过去几十年来德中关系的发展却显示,中国离民主越来越远,而柏林却变得越来越迎合专制。这篇评论写道:

“欧洲标准并没有得到贯彻,中国的行为方式显然占了上风。在此之前,中国方面就已经叫停了德中人权和法治国家对话。而这个对话本身就是柏林在‘以贸促变’旗帜下一个保全颜面的摆设而已。北京现在干脆不理你这一套。

如果有人认为,采取棱角鲜明的对华政策就能迅速促成北京的改变,显然也是错误的。毕竟人权政策的奏效需要一个滴水穿石的漫长过程。然而,只有坚持自己的原则,守护自己的价值观,才能为自己赢得信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一味地追求商业利益。机会主义的行为只能改变自身的政策,其必然的结果就是,北京已经越来越不把柏林放在眼里。”

摘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 2021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