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德国新政府如何同中国打交道?

2021年10月7日

如何应对中国崛起带来的挑战,将是德国新一届政府的外交重头戏,毕竟“以外贸政策取代外交政策”的默克尔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https://p.dw.com/p/41Olf
BG I Angela Merkel mit Tieren
默克尔和习近平2017年共同参观柏林动物园图像来源: Axel Schmidt/POOL Reuters/dpa/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澳法之间的外交纠纷已经演变成了美国同欧洲的争执,表面上看起来,这是对一笔六百亿欧元潜艇生意的争夺,但《法兰克福汇报》的评论则认为,这场争端的背后事关印太地区的重新布局,更同北京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篇题为《默克尔留下的外交空白》的评论写道:

"中国迅猛的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扩张政策以及对南中国海提出的主权索求,不能不让人感到恐惧。世界的供给链是否畅通,越来越取决于北京。数十亿人口的生存与富庶同印太地区密切相关。这里不仅拥有包括稀土、能源、矿石和煤炭等自然资源,也涉及到渔业、海底资源乃至多元世界的话语权。在该地区对中国说不并不容易。任何国家胆敢反对中国的世界观,都会受到北京的严惩,这一点澳大利亚有着切身的体会。堪培拉的政治家甚至展开了'即将同中国开战'的讨论。

即将卸任的德国本届政府'以商促变'的对华政策显然是失败的。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变化的方向同柏林的期望恰恰相反。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日本等国希望打造的太平洋民主共同体,进展极其缓慢,以至于让北京赢得了更多的空间。现在各方又在这里开始了军备竞赛,尽管各方实力相差甚远:德国向此间派遣了一艘护卫舰,法英两国分别派出了航母战斗群,而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则建立起了拥有核潜艇的AUKUS军事同盟。"

WS | Deutschland Fregatte «Bayern» sticht in See
八月初,德国“巴伐利亚”号护卫舰启航,开始历时半年的印太使命。图像来源: Sina Schuldt/dpa/picture alliance

评论认为,在印太地区遏制北京的扩张行为实属必要,但大搞军备竞赛对当地贫困国家来说,却是一场灾难。评论接着写道:

"欧盟是亚洲国家最大的投资者、最强有力的发展援助伙伴以及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亚洲人对欧盟的政治行动力却越来越持怀疑态度。也正因为如此,亚洲各国政府宁肯向中国借贷,也不再愿坐等布鲁塞尔和柏林兑现其空洞的承诺。欧盟提出的方案往往进展缓慢,资金不足,而最后总是推给私营经济而不了了之,因为投资该地区,对私人企业来说毕竟风险太大。

各国政府必须通过协商尽快制定框架条件,拿出已经延误多年的'印太方案'。欧洲必须展示出自身的优点,即民主国家虽然要面对不断的变化,但得益于它的灵活性,民主国家比专制国家更善于适应形势,这一优势也适用于变化中的亚洲。下一届德国政府如果希望填补默克尔总理和马斯外长留下的外交空白,就必须尽快在印太问题上提出方案,因为中国不会等待德国选举或德国政治家讨论的结果。"

下一届德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也是《每日镜报》关注的话题。该报评论写道:

"面对俄罗斯和中国,肖尔茨(社民党总理候选人)又会怎样有效地捍卫德国利益呢?据说肖尔茨是一位比默克尔更不愿意应对冲突的政治家。单凭'不动声色的微笑',他显然无法给普京或习近平留下深刻印象。社民党内部也不会向肖尔茨施加压力,因为该党内部充斥着保持中立的幻想。

然而,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德国能够以外贸政策取代外交政策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最好尽早就外交及安全政策取得共识。否则,类似核潜艇争议或巴尔干战争风险等突如其来的国际危机,会令执政联盟猝不及防,甚至导致联合政府的瓦解。"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1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