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艾未未与索尔仁尼琴

王凡(摘编)2015年8月6日

目前身处德国的艾未未在接受德新社专访时赞赏德国政界在对待中国人权议题时的立场坚定,并谈到在德的未来计划。他同时表示,自己一生可能都会处于北京当局的监视下。同一天,《南德意志报》发表题为“锁链下的艺术”的社评。

https://p.dw.com/p/1GBLq
Kombibild Alexander Solschenizyn und Ai Weiwei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J. Robine / picture alliance/dpa/M. Kappeler

(德国之声中文网)艾未未在周三(8月5日)抵达柏林。继前日接受《南德意志报》采访后,这位中国著名艺术家在周四接受了德新社的采访。

在采访中,艾未未说道,"我目前比较放松。但是在过去的4、5年里,我一直处于极其严格的管控下,即便是在散步、外出就餐、听音乐会时,我四处都被跟踪、监控。如今我回到了某种形式上的正常状态。然而我很清楚,那些在过去数年里在我身上下了大把功夫的人,会继续'关照'和记录我的一举一动"。

记者问道,这样的监控在艾未未身处德国的时候是否依然存在。艾未未对此表示:"无所不在。我相信,这会伴随我一生。"

Ai Weiwei in Berlin
目前身处柏林的艾未未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M. Kappeler

在被问及是否会为了避免影响回到中国而小心谨慎时,艾未未回应,称自己没有新策略。"是这样的:当我没有能力做出改变时,我为什么要谈论这些问题呢?当然要坚持自己的基本原则。然而在与现实打交道时,人们可以有不同的做法。"

谈到自己在德国的计划时,艾未未表示有许多事情可做,包括继续在柏林的工作,前往不同国家举办展览,包括接受柏林艺术大学的教授职位。他在德国停留的时间取决于两点:"首先,德国允许我在这里待多久;其次,我在北京的工作室何时需要我。"艾未未认为,中国是自己的一部分,但在互联网时代,身处德国或中国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

艾未未在采访中称赞了德国政治人物致力于改善中国人权状况的作为。他说:"我很确定,任何尝试开诚布公表达自己观点的做法,都有利于培养公平、公正的土壤。我认为,德国政治家们的立场非常坚定。而且,即便这无法带来立即、直接的帮助,也是对那些处境艰难的人们的一种支持。"

这位著名艺术家表示,很多与自己相关的人目前都在监狱中。"即便没有被判刑,他们仍然处于关押中。这更多是一种惩罚,而非为了澄清指控。但是我非常希望当局能够理解,公正从总体上对社会是有利的。专制破坏(人们)对国家的信任。这个议题必须得到反复讨论,但是也要用另一方能够理解的语言。

"锁链下的艺术"

《南德意志报》在8月6日的社评中,将40多年前文学巨匠索尔仁尼琴因为叛国罪名被苏联驱逐出境来到西德,和艾未未此次来德放在了同一语境下。

"在从苏联到西德的飞机上,德国外交官震惊地发现,索尔仁尼琴裤兜里带了一块黑面包。这位著名的异见人士是在匆忙之中装的面包,他坚信自己又要被送往古拉格",文章在开头这样写道。

苏联早已成为历史,然而对于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压迫却没有结束。"尽管以宗教、民族、国家安全之名压制艺术的总量可能并没有增加,但在推特、自拍和Instagram的时代,这种压制更加显而易见。"

Ai Weiwei Reisepass
时隔四年,艾未未在7月中旬重新拿回护照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EPA/Ai Weiwei

社论写道,艾未未如今呈现出"令人感到压抑的分裂状态"。他曾因为其艺术而遭遇制裁、关押、指控和一次袭击。"如今他在多年来的首次海外之旅中,赞扬中国政府新的对话意愿,并希望能过上'普通的生活'。一些人可能会问,这算什么?他变得温和了?聪明了?服软了?反过来的问题是:假设果真如此呢?"

艾未未为何会出此言?

"很多迹象显示,艺术家并不比其他团体更常受到打压,只不过这一切更多被曝露在公众视野。西方热爱那些因为艺术而受折磨的人。因为,无论这些人在其本国的影响力大小,他们难道不是因为其命运本身就成为了为自由而战的一员?"

社论在最后写道:在艺术世界里,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双方都可以伤害对方--特别是在这位艺术家闻名世界的情况下。双方追求的是与对方截然相反、互相排斥的真理。艺术家对其艺术负有义务,但其义务首先是生存。"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