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长城3.0和嘴上的自由
2015年12月17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南德意志报》周四(12月17日)关注正在中国乌镇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发表文章"长城3.0(Große Mauer 3.0)"。文章开头开门见山:"一场在中国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一个被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2015年网上自由报告'称作'世界上破坏网络自由最严重'的国家?中国在65个国家中垫底,甚至首次排在叙利亚的后面。但是也许这一切只是一场误会。因为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上周解释说,中国没有网络内容审查,只有网络'管理'。他说:'自由是我们的目标,而秩序是我们的途径'。那么现在关系到世界秩序:中国第二次将来自120个国家的政治和网络精英邀请到诗意水城乌镇,因为它想看到自己的规则在全世界得以贯彻和实施。"
文章继续写道:"共产党不谙网络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恰恰相反的是,中共多次宣布,中国想成为'网络大国'。该党如此热爱网络,以至于有能力使中国网民的规模迅速跃居世界之首。""生意是一方面,为宣传和永不知足的监视国家创造的金玉良机是另一方面:紧张了几年后,中国的审查机构已将网络掌控于手。"
舆论的"主战场"
《南德意志报》的作者注意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指出,互联网已成为舆论'主战场'。周三,他在乌镇宣传中国'网络主权'的理念:中国封锁网络的规则应成为世界化的标准。"
文章在结尾处写道:"从政治角度而言,乌镇正在举行一场独裁统治者的'同学会':到场的有俄罗斯、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总理。同时西方高科技界的名人可能有无法拒绝邀请的感觉:苹果、微软、领英( LinkedIn)、(谷歌新成立的控股公司)Alphabet、诺基亚、西门子,他们都在嘉宾名单上。(因为)市场!世界上最强网络审查国使用一道特别的珍品迎接宾客:一个让嘉宾可以在大会举行期间翻墙上网的密码,他们可以凭此打开谷歌、推特、脸书等被禁网站。这是讽刺吗?不是。"
汉学家和公众
17日,在知名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g Kubin)迎来70大寿之际,瑞士《新苏黎世报》发表了一篇德国作家布赫(Hans Christoph Buch)采访顾彬的文章"汉学家和公众(Sinologie und Öffentlichkeit)",谈及中国的文学和社会。
布赫提问道:"几年前,您指出中国当代文学欠缺美感、乏味无趣,尤其是小说,这一观点引起轰动。您当时还认为,当代中国放弃了矜持和谦虚等传统美德,助长了痴迷消费主义和盲从物质主义的风气。这种说法现在还适用吗?"
顾彬回答说:"不得不说,比之前更适用。问题在于,全世界只将内容丰富的小说视作文学,诗歌、散文和戏剧都不被看作文学,尽管中国的诗人和散文作家都可能对世界文学作出贡献。但是这些作品的读者很少,而且跟中国相比,他们更多是在德国。"
布赫又问:"您公开批评中国的弊端,但是经常有人说您不为政治异议人士发声、美化或者弱化真实存在的镇压。"
顾彬答道:"那些批评我的记者将中国政府和共产党视作对手,一种差异化的表达出现在德国媒体中的机会渺茫,因此我会到处受到攻击。
但是我在中国大学讲课的内容和在波恩大学并无区别。我说的内容不会受到审查,写的东西总会被审查。我在北京表达我的想法,并没有问题。但是我说的或我写的却不总能被出版。我公开坦言,自己作品的中文版受到审查。我没有因此而被任何一名党书记询问。我在中国教神学的时候,当然会违背中共的理念,我的学生做的测验也极具批判性。但是没有人干预我。口头上、私底下、大学里,我们在中国拥有和德国一样的自由,但是书面出版的形式还没有那么自由。我说:还没有!因为没有国家可以在没有言论自由的情况下不朝堕落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其它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