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总理间谍” 与勃兰特

Hsien-Chih Yang2013年4月28日

德国人普遍认为前东德在西德布下了密集高效的间谍网络,但是新出版的 《 “总理间谍”纪尧姆传记》却打破了这种神话传说。

https://p.dw.com/p/18Nq8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kg-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1974年5月5日傍晚,联邦总理维利·勃兰特(Willy Brandt)在官邸的书桌前提笔致函联邦总统海涅曼(Gustav Heinemann),其中写到:"我承担因疏忽职守而导致'纪尧姆间谍案'的政治责任,宣布辞去总理职务。" 两天后,勃兰特领取了解职证书。

对许多德国人来说,五月初的这个星期二是个沉重的日子,因为他们失去了一位致力促进欧洲和平、和解的总理。不过,勃兰特的下野也为德国战后最耸人听闻的间谍大戏-纪尧姆丑闻案(die Affäre Guillaume)-暂时划上了句号。

1974 年4月24日,"总理间谍"-纪尧姆在波恩的家里被抓捕。东德间谍京特·纪尧姆(Günter Guillaume )在西德潜居生活了18年,工作上,一直攀升到成为勃兰特总理的政治助理。一名东德特务成功打入西德政治核心,对东德国家安全部(das Ministerium für Staatssicherheit der DDR, 简称斯塔西Stasi)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成就。 

Flash-Galerie Deutschland 60 Jahre Kapitel 3 1969 – 1979 Willy Brandt Kniefall von Warschau
致力东西方和解的勃兰特,在华沙纳粹牺牲者纪念碑前的著名一跪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 / dpa

长期规划的间谍活动

历史学家埃卡德·米歇尔斯(Eckard Michels)最近出版了一本关于"总理间谍(Kanzlerspion)" 纪尧姆的传记文学作品。他指出,东德以系统性的组织计划安排间谍渗透西方:"纪尧姆事件是东、西间谍活动的缩影,它具体呈现了东部间谍如何渗入西方"。他说:"斯塔西的间谍布局是采取长线作业,例如安排谍报人员迁居西德,或秘密收买对方尚未升迁的基层干部。" 正如纪尧姆的案例一样,直到一个间谍攀上重要位置,往往需要酝酿多年。

据联邦斯塔西档案管理局估计,1949 到1989年之间,总计约有1万2千名斯塔西间谍活跃于西德。其领导单位是"东德对外情报局(Auslandsnachrichtendienst der DDR)的情报指挥部(Hauptverwaltung Aufklärung, 简称HVA)"。米歇尔斯解释道:"情报指挥部派往西德的间谍分别潜伏在不同的机关、部门,例如某一'政治派流'、社会团体,或某一联邦研究机构等。"

Historiker Eckard Michels
历史学家米歇尔斯图像来源: DW/M. Todeskino

东德间谍"乐不思蜀"

东德组织特务渗入西德重要社会领域的网络缜密周全。然而,东德间谍所取得的情报信息量到底有多大?历史学家米歇尔斯表示,政治间谍并未对西德造成太大损害,因为西德政府的重要决策反正都必须经过公开谈判和辩论。米歇尔斯新书所得的结论是:东德间谍的工作效率并不如一般人想象的那样成功。他说:"大量间谍被派往西德,然而这些人头数字有如冰棍般溶化在西德的艳阳之下,原因是,西方模式更具吸引力,致使他们逐渐忘却了自身所负的任务。"

反过来,西德也刺探对方情报:德国联邦情报局(Der Bundesnachrichtendienst,简称BND)和联邦宪法保护局(Verfassungsschutz)长年派遣间谍前往东德。不过,关于两德历史中的这一章节,人们迄今知之甚少。原因之一是,不易取得信息来源,因为联邦情报局及宪法保护局的许多资料档案至今尚未解密,同时西德特工人员也负有保密责任。

DDR Spion Günter Guillaume
东德间谍纪尧姆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总理府并未上演"007"谍报剧

东德走入历史后,斯塔西间谍们的保密宣誓随之失效。一些前斯塔西间谍在回忆录中总结间谍生涯的功过成败,曝光许多内情。纪尧姆也于出狱后在当时东德高层的认可下,将自己包装成"间谍大师"。但事实上他并非总理府中"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式的谍报员。据联邦总理勃兰特基金会(Bundeskanzler-Willy-Brandt-Stiftung)的历史学家贝恩德·罗瑟(Bernd Rother)表示:"纪尧姆取得的情报非常有限,其数量比长期跟踪和评估新闻报道所得的信息还少。这从米歇尔斯的新书中也可一目了然" 。而就凭这样一号人物,能搞垮联邦德国的总理吗?

纪尧姆提供东德的情报份量并不足以构成勃兰特的下台,米歇尔斯的新书也巩固了这一观点。"总理间谍"被揭发后,勃兰特是为其他人的疏忽而承担了政治责任。这一决定的起因,是发生于纪尧姆被捕到总理宣布辞职期间的一场心理战。多重因素构成了勃兰特辞职的深层原因,罗瑟指出:事件的背后刚好发生一场使勃兰特的民间声望受到重创的政治危机。

Willy Brandt umgeben von jungen Frauen
勃兰特与女粉丝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勃兰特-惊悚剧"

另一个麻烦是:勃兰特于几个月之前就获知纪尧姆可能是间谍的疑虑。在情报单位的建议下,他同意让纪尧姆作为"诱饵"留在总理府。勃兰特后来写道:我这个傻瓜万万不该听信其他傻瓜的蠢话。

纪尧姆被捕后不久,联邦刑警局(Bundeskriminalamt)开始调查勃兰特的私生活,一些牵扯到女性的蜚短流长在媒体上曝光。人们担心纪尧姆掌握的情报可能会使勃兰特,从而也使联邦政府受到要挟。后来证明,这种顾虑是没有根据的。然而,在1974年的5月初,勃兰特不得不担心自己全部的私生活可能被扯入一场污浊的政治斗争。

Bundestag Willi Brandt Herbert Wehner Ostpolitik Ostverträge Flash-Galerie
勃兰特与赫伯特·魏纳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

社民党高层支持不力

于是,勃兰特开始考虑下野。1974年5月4日深夜,勃兰特与社民党(SPD)联邦议院党团主席赫伯特·魏纳(Herbert Wehner)进行了一场决定性的对话。魏纳告诉勃兰特:"我支持你的所有决定"。但是他没有要求勃兰特留任。罗瑟认为,社民党高层的支持不力,是导致勃兰特决定下野的关键。米歇尔斯则强调指出,愈来愈多涉及到私生活的各种嫌疑指控,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Willy Brandt Villa wird zu Reihenhäusern umgebaut
勃兰特的波恩官邸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勃兰特的辞职,最终为他带来了同情支持和对其道德操守的普遍肯定:勃兰特对政治所持的负责态度,在将近40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典范作用。罗瑟说:"回头来看,那是个恰当的决定。"

虽然如此,勃兰特辞职和纪尧姆间谍案这件事,仍然是出历史荒谬剧:正好是这位倾全力,一心要促成两德和解的西德总理,被一名东德间谍扳倒。

作者:Marie Todeskino            编译:杨家华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