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德国之行
2004年3月3日洋溢着生活乐趣的艺术文化之城慕尼黑有许多美称:“百万人的村落”、“依沙河畔的雅典”、“具有人情味的世界都市”、“啤酒和巴罗克艺术之城”。从阿尔卑斯山奔流而下的依莎河孕育了慕尼黑,八个世纪以来,这里出现了最大的文艺复兴式教堂-圣米歇尔教堂、五十座开放的博物馆、收藏馆,荟萃了十四世纪以来德国的艺术、文化、科技瑰宝。十二处城市公园和喷泉将她妆扮得绚丽多彩。1972年的夏季奥运会使这座依莎河畔的明珠平添了更多的妩媚和现代感。
我徜徉于湍急、清纯的依莎河畔;信步于原始、古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园-英国公园;流连于施莱斯海姆和纽芬堡富丽堂皇的宫殿;登临奥林匹克塔:闲游整洁、繁荣的街市。所经之处、无不感到置身于生机盎然的绿色世界里。置身于浓烈的异域文化艺术氛围之中。店铺伙计的“CHINA,您好”使我倍感人类之善良与亲情。在英国公园这座原始森林王国里,偌大的草坪上,两百多对男女自由自在地享受着日光浴,着实令我目瞪口呆,尽管在德国生活近二十年的赵博士耐心给我们讲解日光浴的种种好处,但我仍不敢苟同。难怪世人评价慕尼黑人“重乡土而放眼世界、秉性随和而又时时上火、怪僻而又逍遥”呢。
慕尼黑以其艺术文化之城饮誉世界,以其啤酒、宝马车,西门子电器而自豪.这就是名牌战略和名牌效应吧!参观西门子是我们赴德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十七日上午九时我们来到位于慕尼黑市的西门子公司行政、科研总部,其占地规模不亚于一个县城,既象一座大花园、又象我国著名学府一样恬静、整洁、井然,一幢幢高耸的智能大楼与绿色的草坪、绚丽的花圃与别致的过道回廊,天衣无缝地相映成景。
来到西门子通信产品展示厅,亚太区职员-一位白净、高个的德国青年一脸喜悦、真诚的笑。他与我们一一握手、问候后,坐于讲演台操纵起一幅幅精美的投影片,开始了他的讲演,德国人严谨、认真的神情活灵活现。
西门子创立于一八四七年,从生产莫尔斯码电报机开始,一个半世纪以来,西门子声誉鹊起,如日中天。它在通信电子、发电设备、铁路运输、医疗器械等领域不断拓展,仅EWSD数字程控交换机,在16个国家有开发中心、31个国家有销售部、27个国家有生产厂、35个国家有服务中心。主人用科学缜密的图文和实际演示介绍了国际互联网技术,以及使用不同的通信技术手段进入互联网的比较,最后推介出西门子的ATM宽带数字程控交换机,使大家不约而同地称赞西门子ATM是最棒的。主人得意地笑道:“我们坚信西门子ATM不久的将来会帮助您们更多、更好地服务于伟大的中国人民”。
参观西门子总部后,我们来到位于布鲁克萨尔市的EWSD生产工厂。总裁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和特意为来自中国的代表团悬挂的中国国旗使我们兴奋和自豪,来到共有六层的生产大楼,每层生产室按工艺程序分开,每个工位都有一个电子显示屏,显示着日生产目标、当前进度、合格率等,每月公司按定额和产品品质给每个工位和员工打分。随着现代化生产装备的运用,公司确定每年的裁员指标,然后分解到车间,按月执行。因此逐月打分后的倒数几名自然是裁员的对象,劳资双方心平气和地“bye-bye”,然后公司出具证明,让失业者重新就业或领取社会统筹的失业保险金。尽管保险金很高,但德国工人祟尚劳动,以劳动为荣和一种享受,没有人愿意失业而成为社会的负担,都争先恐后地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
西门子两层楼高,一万多平方米的仓贮、分拣、转运中心里,无人驾驶的智能机器人准时准点地取放着或大或小的通信产品穿梭于大厅里,遇到我们参观者,它不声不响地绕道前行。西门子发往世界各地的产品(整机或集成电路板、电缆)都在这里分拣装运。讲解员介绍:这个中心除计算机、动力系统管理有6名职员外,整个中心车间只有6名德国女士负责处理小件(如螺丝、插件)核对、包装,其它全部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完成、差错率为零。中心主管对产品入库、分拣、定位全然不知,调用什么机架或火柴盒大小的集成块必须而且只能由计算机去实现。
在西门子,我们深深体会到了“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湖北 陈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