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阿萨德家族
以色列-哈马斯战争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温室效应气体
大气中促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成分。自然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大约占26%,其他还有臭氧、甲烷、一氧化亚氮、以及人造温室气体氢氟碳化物等。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环保骗局:一家中国企业如何在德国瞒天过海?
一家中国公司以假冒的环保项目为幌子,在德国出售气候证书,并获取了数以十亿计的收入。德国之声和德国电视二台的新闻调查团队发现了这场疑似骗局的诸多蛛丝马迹。
中国——全球气候政策的新领袖?
尽管中国政府在国内已经大力推行可再生能源,但同时也严重依赖于煤电。随着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如果美国退出国际气候政策舞台。中国是否能填补这一空白?
德语媒体:来自巴库的信号
如果不大规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全球气候变化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对此,世界各国均无异议。但在如何减排,谁来出钱的问题上,各国却迟迟不能达成共识,此次巴库联合国气候会议也不例外。
气候峰会会期过半 达成共识仍遥遥无期
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已经接近尾声,各方仍在为达成共识进行最后的努力。工业国家应为气候保护投入多少资金?各方对此各执一词。
哪些城市排放温室气体最多?上海冠绝全球
“气候跟踪联盟”11月15日发布数据指出,上海、东京、纽约、休斯顿、首尔是全球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城市。而在全球碳排放最多的州省级行政区排名中,前五位都位于中国。
涉嫌参与在中国的欺诈项目 德国环境局拒发德企气候证书
因涉嫌欺诈,德国联邦环境局拒绝向德国石油企业颁发8份气候证书。这些企业称其通过在中国的气候保护项目减排温室气体 215,000 吨。但德国联邦环境局认定其中存在造假等违规行为。
世界气象组织:中国和欧洲PM2.5指标有所改善
联合国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由于同人类活动相关的废气排放减少,去年欧洲和中国的空气微颗粒物污染有所改善。
德语媒体:中国的电动车政策值得德国借鉴
继美国之后,欧盟也将对中国电动车征收最高38%的惩罚性关税,以弥补中国补贴政策对欧洲车企造成的压力。但德国汽车工业专家认为,中国电动车的成功,政府补贴只是一方面,中国对电动车产业的鼓励性政策也值得德国借鉴。
抵消碳足迹: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孰优孰劣?
与电动汽车一起开来的,是人们对成本和效率的重新思考。就环境影响而言,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的比较结果如何呢?
中国将在2027年前推出碳足迹管理系统
中国在减排二氧化碳的道路上,做出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的决定,今后将有更多行业被纳入碳交易市场,消费者也将更多看到有"碳标识"的产品。
中国气候特使赴美磋商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周二前往美国,与美国气候特使波德斯塔会晤。世界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寻求加深合作。
西方七国就2035年前退出煤电达成共识
在全球碳排放总量中,西方七国占比五分之一。因此,上述七个工业发达国家就去碳化进程达成的共识,对全球气候保护努力当然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德国退核一周年 争论仍在继续
德国退出核能发电一周年之际,对于核电的争论仍在继续。绿党籍经济部长哈贝克认为,当年所有反对退核的观点都已经不攻自破,基社盟秘书长里内曼则反唇相讥。
报告: 中国恐无法实现2025年所有关键气候目标
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可能无法实现其2025年的所有主要气候目标,因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加大了对碳密集型产业的依赖。不过,如果中国在去年创纪录的可再生能源安装量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或能实现部分目标。
欧盟光伏产业陷危机
欧委会宣布2024年前减碳90%的新目标,以在2050年前达到净零排放。为了实现减碳目标,欧盟计划大幅依赖可再生能源。但面对获得巨额补贴的中美竞争对手,欧盟的光伏产业举步维艰。
德国汽车工业的一线希望?
德国在电动车领域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制造商, 一些德国汽车品牌现在正在采用一种与汽车生产毫不相关的新策略,这能带领它们度过转型危机吗?
专家称中国正在大力减少碳排放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但同时北京也在大力推动再生能源使用。
核电救气候 靠谱不靠谱?
在本年度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20个国家签署承诺书,计划在2050年前将各自的核能发电容量扩大到目前的3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此同时,德国等国家依然坚定地挥别核电。核电究竟是不是气候救星?其实际成本究竟有多少?
中国是“气候罪人”吗?
根据最新的全球碳预算报告,今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创下历史新高。中国作为世界最大排放国“功不可没”。但中国真的是所谓的“气候罪人”吗?从历史上看,美国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远大于中国,而且中国在大力投资可再生能源。
中国的双重身份:一半是先锋 一半是罪人
中国被看作是可再生能源的先行者。中国为自己制定下到2060年实现气候中和的目标,但另一方面这个国家却仍在大举修建火力发电厂。中国为何会拥有这矛盾的“双重身份”?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内容?
石油巨头阿联酋作为东道主的联合国年度气候峰会今天在迪拜开幕,预计有7万代表与会,各国政府准备进行马拉松式的谈判,希望就建立“损失与损害”基金达成协议,并讨论是否首次同意逐步淘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样的争议议题。
报告:全球1%富人碳排放与50亿最贫困人口相当
研究发现,社会不平等也反映在气候危机中。乐施会的报告揭示了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全球最富裕1%人口的碳排放量,约等于最贫困的50亿人口的碳排放总和。此外,最富有的10%人口需为约半数的碳排放负责。
拜习会晤前夕 美中公布加强气候合作声明
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加州旧金山举行会晤前夕,美中两国发布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声明,双方承诺加快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国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德国第二季度电力进口总量创下纪录
在今年4月关停了德国境内最后三座核电站之后,德国第二季度进口电力总量创下纪录。此外,由于能源价格上涨和经济景气下滑等因素的影响,上半年德国电网提供的电力减少了6.9%。
20国集团煤电碳排放仍在大幅增加
根据能源智库Ember最新公布的研究报告,自2015年以来20国集团燃煤发电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近7%。中国的人均排放量达到了3.1吨,是G20成员国人均排放量的近2倍,同时也是全球平均排放量的近3倍。
专家:德国气候政策犹嫌不足
气候问题专家委员会在其政策审查报告中指出,德国政府的建议不足以减缓气候变化,超过100项的措施无法构成一个有凝聚力的整体计划。
中国产“地沟油”燃料涉嫌造假?
生物燃油有助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受到了欧盟的经济激励。其原料则大有讲究:如果是来自“地沟油”等废弃物,则是变废为宝;若是来自棕榈油、玉米等农作物,则有与人争粮、毁林耕地之虞。现在,中国企业似乎正用后者冒充前者。
太阳地球工程--气候解决方案还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一些研究人员认为,遮挡太阳光可以使我们免受气候变化之苦。然而,另一些人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分散注意力的做法。
德语媒体:失去了动力的增长引擎
中国经济增长率大大低于外界预期,《德国编辑部网络》刊评指出,中国经济面临着长期结构性问题,全球经济也将被拖累。《焦点杂志》则关注了美国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访华,指出在气候保护议题上,西方国家没法和中国脱钩。
中国军机再越台海中线 耶伦吁美中多沟通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华第三天,她在气候专家圆桌会议表示两国应加强在气候方面的合作;在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会面时也称美中应该直接沟通、减少误解。与此同时,台湾称又发现解放军机越过台海中线。
亚洲各国热爆啦!
世界气象组织 (WMO) 5 月警告,受温室气体阻碍散热,加上圣婴现象的影响,2023年至2027年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热的5年。亚洲各国近几个月来,也已经传出各种热浪灾情。
航运公会:到2032年船舶回收将翻倍
随着航运业船队转型,变得更加利于气候保护,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的“船舶坟场”在未来几年内可能会获得空前的关注。
世界气象组织警告:未来五年将创下最热记录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厄尔尼诺和温室气体的综合影响将导致气温飙升,并警告说:“我们需要做好准备。”
德国之声事实核查:15分钟城市限制居民活动?
“15分钟城市”是一个旨在减少排放,方便民众提高生活质量的城市规划概念。但一些人担心这将限制自由行动,或者导致封锁或加强监控。是真是假?德国之声进行了事实核查。
2030年欧洲都市能实现气候中和吗?
欧盟正在推动包括巴黎、马德里和阿姆斯特丹在内的100个城市在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这远远早于很多国家计划的时间。
不丹首相访德 “国民幸福总值”激发灵感
在访问柏林期间,不丹首相洛塔·策林提出的想法似乎震撼到了德国总理肖尔茨。肖尔茨对于这个喜马拉雅山麓国家所使用的衡量指标——国民幸福总值表示赞赏。
光伏发电到底有多清洁?
太阳能发电板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生产清洁能源,可是制造这些光伏发电板却会排放不少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随着技术的进步、工艺的改良,光伏发电板的生产过程今后也有望更环保。
夏威夷夜空突降绿色光幕 疑来自中国卫星
1月底,日本国家天文台设在美国夏威夷的昂星团望远镜拍摄到了一组奇怪的画面:夜空中突然出现了数条绿色激光束,宛如幕布一般快速移动,前后只持续了约1秒。现在,日本国家天文台基本判定,光幕来自一枚中国大气监测卫星。
如何住得舒服环保又省钱?
房子为我们遮风挡雨。但是取暖需消耗大量能源,建造房屋也对气候有害。未来我们该如何住得更环保些呢?
德语媒体: 欧洲错失机遇 中国乘虚而入
《商报》担心,德国企业忌惮风险不去非洲投资,将会把机遇拱手让给中国人。《焦点》杂志则认为,欧洲在力推气候保护,中国却依然优先考虑经济增长,长此以往会让欧洲企业面临中国人的不正当竞争优势。
黑五促销带给地球的沉重负担
每年都会有一次促进消费的“黑色星期五”,在这个大型特卖期间,零售商以极低的优惠价格吸引消费者。但这对环境意味着什么?
联合国气候大会共识软绵无力 引各方批评
延期两天后,联合国气候大会终于就闭幕共同声明达成了一份共识:与会各国同意为气候灾害造成的损失设立一项专门基金。但是,既没有明确基金的规模,也没有明确出资方。共识文本同时对告别石油、天然气能源只字未提。
克里同解振华在埃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会晤
美国气候特使克里周二在埃及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会见了中国同行,进一步暗示了世界两大污染国在双方领导人会晤后关系的改善。
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埃及开幕
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埃及开幕,要求富国对最受气候变化冲击的穷国提供财政援助的呼吁声越来越响亮。德国政府承诺致力推动气候保护措施和对贫困国家的气候援助。
矛盾重重的中国气候保护政策
中国既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也是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投资国。中共二十大也体现了这种矛盾:一方面,中共当局表示要继续大力推动绿色新能源;另一方面,对煤炭产业的投资也仍在持续。
美特使克里盼重启气候谈判 北京开出条件
中美两国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因为外交关系紧崩而叫停气候谈判。眼见距离联合国气候峰会余下约两个月,美国特使克里开口促请中国重返谈判桌,面对北京把佩洛西访台的后续争议与之捆绑,华盛顿有何方法解铃?
空气越洁净 气候变暖越严重?
许多人都把空气污染和气候暖化联系在一起,因为大量排放污染物的工厂、汽车、飞机也在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不过,由德国莱比锡大学领衔的一支跨国研究团队却发现了一个反直觉的现象:治理空气污染可能导致气候加速变暖。
美国最高法院裁决:限制联邦政府制定碳排放权力
美国最高法院做出一项裁决,限制美国联邦政府削减发电站温室气体排放的权力。联合国罕见地发表批评说,这一裁决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斗争中的一个挫折”。
气候报告:2021年欧洲经历了最热夏天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发布的最新报告说,2021年欧洲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天。极端天气导致去年欧洲各地发生严重的山火和致命的洪灾。
报告:中国境外煤电项目15个已停 18个继续
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去年9月宣布停建境外煤电项目之后, 15个中国煤电项目已经停建,但是政策的漏洞可能导致18个项目仍将继续进行。
前一页面
第1 页,共7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