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环境危机让北京的信誉“面临考验”

Gabriel Domínguez 2015年3月6日

当中国空气污染成为人大会中心议题之际,总理李克强再次发誓要对其进行治理。然而这就够了吗?对此,德国之声采访了分析师希尔顿。

https://p.dw.com/p/1EmuC
China / Volkskongress / Li Keqiang
图像来源: Reuters

德国之声:今年的人大会议对于采取有效措施治污有多重要?

希尔顿:人大会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开始严肃对待这个问题,特别是鉴于纪录片《穹顶之下》在上周引起的不同凡响的影响。不过迄今为止,我们还没看到任何令人惊喜的新措施。

自2006年起,中国政府开始正视空气污染问题,并在减少二氧化硫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空气质量在总体上-特别是在颗粒污染物方面-持续恶化。这主要是因为燃煤和油品质量差。

在过去几年,中国主要城市定期因"空气末日"(airpocalypses)遭殃。中国政府意识到其信誉和执政合法性,因为中国环境危机而面临考验。中国政府既希望采取行动,也希望其行动为民众看在眼里。去年,一部新环保法出台,大幅加重对污染的处罚。

如同李克强所说的一样,一个持续性困难是(对新环保法)有效的贯彻实施和一个有效惩治违规者的强大司法系统。

Isabel Hilton
希尔顿是"中外对话"的创建者和主编图像来源: BBC One

但是怎样做才能有效治理这一问题呢?

净化中国空气要求根本性改变该国的能源结构,主要是大幅减少煤炭的使用。另外也要求对碳排量进行限制,改善燃料品质。

即便如此,中国城市居民想要看到真正的改善可能需要至少十年。这对于政府而言不易,因为人们已经开始失去耐心。对于违规者人所共见的处罚有助于说服人们,政府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但这恐怕还不够。

在实施改革时当局都面临哪些挑战?

落实环境改善在哪个国家都不容易。其他国家从强大的公民社会、牢固的司法系统以及有效、全面的监察体制和自由媒体中得到支持。目前中国这些都不具备,因此法律仍然惯例地被忽视。中国政府已经采取措施来加强环保法庭系统,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另外,或许是因为《穹顶之下》,公众更敢于向环保部热线来举报违规情况。除此以外,一些结构性改革让一些主要工业领域也开始转变,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中国城市的设计与规划,让国家电网进行改革--而这些改革是为目前的既得利益集团所抗拒的。

Symbolbild Treibhausgase Klimawandel Umweltverschmutzung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AP Images

在中国落实有效的治污措施有多紧迫?

环境、社会和政治上都很紧迫。中国工业革命造成了严重恶果:空气、土壤与河流污染影响人们的健康、食品安全以及能源,而这些都很重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部分中国人为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而高兴。然而当(发展的)全部影响更鲜明地呈现出来,他们高兴不起来了。当经济发展放缓时,他们更可能责怪政府。

污染问题如何影响中国企业以及可能的外国投资?

外籍人士,特别是那些带着小孩的外籍人士,越来越不愿意在中国大城市居住。而污染对于商业和投资的影响更为复杂:中国企业正逐渐开始将环境风险看作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企业将因为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而受到影响,另一些则不得不关闭或因为无法

达标而被政府罚款。外国投资者不得不仔细衡量这些因素。

你认为,最近的这部纪录片(《穹顶之下》)对于中国人民和决策者有哪些影响?

最近的这部纪录片是一个重要现象,得到了一些政府分支部门的无声支持,特别是势力较弱、资金不足的环保部。而环保部确实在与更有势力、抗拒改革的团体进行斗争,该片助了环保部一臂之力。人们已经被动员起来,但他们如何运用这种精力以及政府将在多大程度上允许公民行动,目前仍不明朗。

希尔顿(Isabel Hilton)是一名生活在伦敦的作家和媒体人。她是独立非盈利组织"中外对话"的创建者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