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化文化政策的信号?
2003年7月1日他号召文化工作者创作更好、更美的作品,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李长春的讲话真是一个表明中共将执行自由化文化政策的信号吗?
政治专家们评论说,李长春的讲话是为了应对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好莱坞和外国媒体在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由于李长春的讲话是内部讲话,并没有公开发表,所以无法精确知道中共对文化自由创作的宽容程度。根据“六四”以来中国十余年文化政策的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归纳为“无害即可”四个字。
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是有害?什么是无害?标准在哪里?党理解的无害首要是对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地位无害,任何作品不能挑战党的领导,不能丑化党的领导人,否则就有颠覆国家之嫌。其次,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也是一个标准。党不能允许任何新闻报道“破坏”社会安定,所以工人抗争、市民反对官员腐败等群众示威活动绝对不能见诸报端。对“非典”疫情的掩饰隐瞒也正是这一政策的结果。
那么剩下的是否都是无害的题材呢?也不尽然!近几年来,中国银幕和荧屏上满清大辫子横飞,应了当年伟大领袖的一句话: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了舞台。也许,这是中国剧作家的无奈:骂皇帝不等于骂国家领导人,重提清朝官员腐败不等于批判当今时政。不过,要看该作品在观众中的反响如何,反响强烈,就有可能是借古讽今,遭到封杀。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最近停播也许正是犯了这一大忌。
如此看来,真正无害的题材只有生活琐事、儿女情长了。发展态势表明,在文化领域,中共已无意再奢谈什么“时代的主旋律”。在改革开放中长大的一代人,亲身体验的社会阴暗面太多了,共产主义的说教早已暗淡无光。李长春所说的“摆脱错误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教条”看起来只是对现状的归纳总结而已。
不过,摆脱马克思主义教条并不意味着放弃党的领导。香港中文大学的科学家吴国光说,电影和其它文化媒体如果涉及到政治题材,仍然会受到严格的检查。实际上也是如此:在“非典”爆发、国际社会批评中国政府的信息政策后,一段时间内,党对媒体控制有所放松。现在人民“战胜”了“非典”,党也“战胜”了媒体。六月份,党又加强了对媒体的控制。遭到处分的报刊除了一向大胆的南方周末外,还有财金杂志,战略与管理等。它们的罪过之一是报道了党的宣传部门没有批准报道的上海金融腐败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