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暂时的尾声
2013年9月22日(德国之声中文网)这一审理过程的关键,从来不是所指控的罪名。与贪污受贿有关的指控金额只有区区数百万欧元,--按照中国的国情,这是令人可笑的小钱。与此相反,案件的实质涉及的却是一场波涛汹涌的政治斗争。中国的法院常常被用于这一目的。在党内权力斗争中,利用腐败罪名除去政治对手,是常见的手段。尽管如此,这仍是一次拥有许多不寻常之处的审理。法院通过微博提供大量信息,令人一瞥案件审理的过程。当然,这些微博信息也是事先审查过的。
中国的法庭没有独立性。他们听命于党。对薄熙来这样备受瞩目的案件而言,命令来自于最高层--政治局常委。通常,政治审判经过严格的策划,通常历时两天。被告总是认罪,并痛悔不已。最终,宣判早已确定的判决。但薄熙来不同。他不按剧本演戏,推翻早先的证供,尖锐攻击证人,使他们显得可笑。由此,他迫使共产党领导层重新考虑对他的判决。这一案件的审理耗时近四周,充分显示,薄熙来仍旧享有不少支持,因此,就判决达成一致,并不容易。但如今,对外传递的信号是:党内没有分裂。领导层的权威不受质疑。特别是:自立山头,不被容忍。
薄熙来从来不是循规蹈矩的人。共产党好不容易落实了所谓"集体领导"的概念,而他却以个人形象出头露面,公开显露雄心,实行民粹主义政策,直接争取民心。他的"太子党"背景,赋予他自信心,以有别于其他党内权力竞争者的方式出牌。由此,他树强敌甚众。但是,他把中国社会日益严重的不平等现象作为议题,化身现代化过程中失败者的代言人,成为所谓"新左派"受欢迎的领袖人物。
薄熙来可在十天内提起上诉。估计他也会这么做。但是,他是否能再次获得像济南中院一审这样的舞台,令人怀疑。看来,共产党领导层一致同意,确实要长期消除薄的政治影响力。但历史的讽刺在于,薄熙来的新毛主义政策恰恰在国家和党的主席习近平手中"发扬光大"。习近平在全国、全党上下推行毛式的运动,称"革命理想高于天",对网络批评人士和自由知识分子采取强硬压制手段。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算作高层领导人"窃取知识产权"。
作者:Matthias von Hein 编译:苗子
责编: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