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成为新任德国联邦总统?
2004年5月18日同美、法等国的国家元首相比,德国联邦总统的权限范围要精简得多,第一职能是光扬德国内政及外交方面的良好形象。但是这种精简丝毫没有减轻总统冠冕的份量,事实上,总统一言九鼎,他的意见直接影响总理及其他政府高官的仕途前景。在特定的情况下,德国总统甚至可以解散德国议会,决定联邦法官的任免,联邦法律也只有通过他的亲笔签字方能生效。
值得强调的是,联邦总统并不是通过公民直选产生的。每隔五年,1206名联邦大会成员召开集会,共同选举新一任的联邦总统。只要候选人得到的选票数目达到1206张总票数中的604票,他的当选便得以被联邦大会的绝对多数通过。对于在任的联邦总统来说,连任的机会只有一次。
5月23日,德国即将召开第12届联邦大会,德国基民盟和自由民主党代表的席位总数占有绝对优势,比604票(绝对多数下限值)多出19位之强,而霍斯特.科勒正是他们一致推举的总统候选人。也就是说,科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任总裁的获胜将是意料之中的事。
相形之下,由德国社民党和绿党联合提名的总统候选人--政治学女教授格斯娜.施万出位的可能性要小得多,虽然她在政治学学术上颇有建树,并作为维亚得利纳大学校长而在国际交流中成绩斐然,被视为极其理想的总统候选人。据FORSA最新的调查结果,德国公众对施万的支持率为37%,仅以2个百分点的弱势落后于科勒(39%)。
由于社民党议员Anke Hartnagel4月17日的离世,出席此届联邦大会的联邦议会代表人数由原有的603人减少到602人,而603名州议会代表的人数保持在原有规模。5月23日,1205名大会代表将准时于中午12点会聚一堂,而第一轮选举结果大约将在14点30分左右出炉。
今年61岁的霍斯特.科勒具备当选德国总统最重要的条件:他享有跨党派的信任。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的头衔足够耀眼,但他在德国政界的知名度还有待提高,在这一点上,他和他的竞争者--施万旗鼓相当。两人在成为第9任联邦总统候选人后,便将主要精力投注到竞选热身活动之中,声势之高昂,竞争之白热,在战后德国历史上还是首次。
“政治高于经济”--施万借这句口号将自己与科勒划清界限,并一石二鸟地直指对手“罩门”:科勒充其量不过是一经济专家,如何能担当总统重任?科勒也当仁不让,他的一些激烈言辞甚至为自己招来非议,因为有违背“中立立场”的嫌疑。不过,唇枪舌剑总归好过死水一潭,看来,德国政改是有希望了。
谁能最终成为德高望重的现任联邦总统--约翰内斯.劳的继任呢?深受德国民众爱戴的劳在攀登政治顶峰的道路上也并非一帆风顺。1987年,他作为德国总理候选人败给了赫尔穆特.科尔;1994年,他与罗曼.赫尔佐克竞争总统职位时也同样出师不利。1999年,他迎来了政治生涯中真正的曙光:“我愿成为全体德国人的联邦总统,也将为所有在德国生活、工作的人们效力。”
(芙茗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