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贸易冲突加剧 中国官媒采低调?

2018年7月16日

英国《金融时报》等一系列媒体报道称,中国官方正在收紧有关“贸易冲突”报道的舆论管控,避免刺激民族主义情绪和金融恐慌。

https://p.dw.com/p/31WIc
Symbobild Made in China 2025
依照《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国将用10年时间跻身全球高科技领域领先地位图像来源: Reuters/Stringer

有迹象显示,随着中美贸易冲突的不断激化,中国官方正在试图控制国内媒体的舆论导向。周日版的《南华早报》援引4名中国媒体界人士的话报道说,他们被告知对中美贸易冲突不要"过度报导",甚至标题中也应避免使用"贸易战"字眼。对于股市滑坡以及人民币贬值等话题,更要谨慎处理,避免引发恐慌情绪。

上述媒体界人士的表述似乎可以印证六月底中国网络上流传的"宣传口通知"。该通知称,对于美中贸易冲突要做到"三不转":不转载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发言人及官员的言论;不转载美国媒体关于贸易战的报导评论;等商务部回应后再刊登。

这份"宣传口通知"还要求中国媒体采访各部门推荐的经济专家,展示经济持续稳定向上;做好持久战准备,不要跟随美方表态起伏,淡化股市与贸易战关系;不要对特朗普粗俗攻击,演变成骂战;舆论要把握好尺度,不升级、不扩大范围,要"精准、精细化打击","瓦解美内部不同群体"。

7月16日出版的英国《金融时报》也发表文章称,中国官方媒体正在淡化引起广泛争议的《中国制造2025》。所谓《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国务院在2015年发布的一项战略计划。根据计划,到2025年,中国将实现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的目标。依照该计划,中国将在2025年实现在10个高科技领域获得全球领先地位,其中包括信息科技、机器人以及新能源车辆。

早在去年11月,美国贸易代表赖特海泽就对媒体表示:"中国制造2025不仅是对美国的严重挑战,也是对欧洲、日本,乃至全球贸易体制的威胁。"

周一(7月16日)一期的《金融时报》注意到,"官方的新华社上周五发表的讨论国家主席习近平呼吁中国发展'核心'科技领域的一篇报道,也没有提及《中国制造2025》。"

纵观几天来,中国媒体有关贸易冲突的报道,确实突出了"做好持久战准备"的基调。周一《环球时报》发表题为《与特朗普打持久战,中国必有所长》的社评指出"美方遏制中国崛起的意图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其从经济上对华下手的冲动也一时难消。这不是中国低调些、调整外交和舆论姿态就能解决的"。评论称,通过比拼持久战的能力和意志,最终将能迫使美方妥协。文章强调:"中国出牌需要稳准狠,在特朗普夸耀他的大军行将征服中国的时候,我们先一举敲掉他的一两颗门牙,应该不难做到。"

周一的《人民日报》也发表文章称,在中美贸易战中,中方拥有美国不可比拟的制度优势。文章写道:"中国一党执政,有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执政党富有远见,且意志统一坚定不移。相比而言,美国两党轮流执政,其政府只想着任期内,甚至把视线停留在中期选举上。当美国经济不可避免地结束当前的景气、步入萧条之时,届时的反危机如何布局,美国你考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