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斯经济论坛-问题多于答案
2011年1月31日达沃斯是瑞士山区的一个小镇。在过去的五天里,人们在这里召开的经济论坛上提出了许多有意思的问题。比如法国总统萨科奇问道,一次可可的交易量竟达到世界市场的15%,而且不用支付一分钱,这正常吗?印度软件巨头普莱穆吉(Azim Premji)质问,为什么10亿人口的发达工业国家将他们的产品高价卖给有30亿人口的新兴国家,但只从那里购买低价产品?而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担任最高职位的总裁特别顾问朱民甚至对整个西方的经济模式提出怀疑。
太多的虚拟式
那些参加达沃斯论坛的所谓世界精英们对类似问题的回答总是模棱两可-必须、可能及应该是他们常用的词汇,没有更多的实质内容。论坛主办人施瓦伯(Klaus Schwab)的目标是正确的。他试图利用这届论坛让人们注意不同事件的关联,找出统筹解决的办法。人们有足够的数据和认识能力。目前世界人口的16%消耗着世界资源的80%。在未来几年中,人们对水、粮食及能源的需求将增加30-50%。物价上涨及民众前途的渺茫会带来什么结果,北非几个国家最近发生的动乱便是最好的例子。
初步的想法
只有平衡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才能使全人类享受富裕的生活。对发达国家来说意味着,他们必须与贫穷国家分享富裕,尽管没有人在达沃斯这么直接地表达这个意思。
不过在会议上,人们认识到,尤其在经济危机之后,"借贷提高生活水平"的方式行不通了。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持这样的观点,她提出了"全球责任"的概念。而这些还都仅是想法,把它们付诸实施则需要人们彻底改变目前的思维。
思维模式必须彻底改变
目前人们制定经济政策的思维模式还是上个世纪的。用这种模式尽管能够勉强应付大的经济危机,但仅此而已。因此,人们需要一个崭新的思维模式。谁在谈到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时,想的不应该是"股东价值模式(Shareholder-Value)"。这种模式是产生无节制金融市场的温床。一切为了股东-这不应该是21世纪的经济模式。
我们到底要什么?争取短期效益还是长期的共同富裕?这将是人们在未来几年中所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达沃斯论坛可以起推动作用,但不能给出答案。
作者:Henrik Böhme 编译:王雪丁
责编:严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