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观察:什么时候强制生育二胎?
2017年9月29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一幅二胎政策宣传画在中国社交媒体热传。画面上的大字标语是:"二胎政策好 我要生二宝",其下两行宣传语说:"一个太少 两个正好 一个嫁人 一个养老","一胎穷 二胎富 全面小康党带路"。
网民感慨:难得在一幅宣传画里出现这么多"吐槽点"。很多人好奇,这种普通人一看就觉得不对劲的宣传品,是怎样炮制出来的?这样说容易让人以为它是宣传机器的一个失误。事实上,目前中国人权状况整体倒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计划生育政策也不例外。
2025年: "计划死亡好,儿女负担少"?
2015年,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称,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即便最激进的批评者也不得不说:相对充满血腥的一胎政策来说,放宽二胎生育是一种进步。我也曾在文章中评论说:呼吁放开生育的舆论已经存在了若干年,此番政策变化可谓水到渠成,甚至可以说是顺应民意,大快人心。但是,这并不是基于现代人权理念的政策改变,而是历代帝王休养生息的政治控制。
现在看来,我对当局的分析太善意了。二胎政策连历代帝王休养生息的意思都没有,甚至也不想假装有,而是赤裸裸的人口工具化。这种工具化还不仅在于宏观一点的遏制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红利退减,而且还微观到养老保险金的算计。
由于贪污、挪用、不当投资以及其他管理不善,加上大城市的人口老龄化,中国社保基金缺口巨大。 养老社会化还没有起步,又退回到农耕社会。有网民总结了三十年来的养老宣传口号:1985年,"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1995年,"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2005年,"养老不能靠政府";2015年,"推迟退休好,自己来养老";2017年,"一个嫁人,一个养老";并预测2025年,宣传口号将变为:"计划死亡好,儿女负担少"。尽管政府方面的确推动过养老社会化,也在某些地方部分实现,但是从来就没有一整套经过严密论证的方案,停滞倒退势所必然。
强制二胎的隐忧
一胎政策以暴力剥夺妇女及家庭的生育权利,强迫堕胎、上环、结扎,对逃脱者实施抓捕、监禁和酷刑,并实行连坐政策,成为政府常设机构的日常职能。 "一人超生,全村结扎!" "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等等血腥标语成为人类生育史上的耻辱印记。从表面上看,二胎政策缓解了这一现象。但是,由于它并非基于人权观念,网民从一开始就嗅出了同样野蛮的气息,顺手修改过去的一胎政策标语表达了担忧:"怀上了,生下来,就是不能流出来"、"一人拒绝多生,全村人工受精"、"二胎奖,一胎罚,丁克不育都该抓"。
已经发生的无数事实证明这种担心并非多余。一些地方要求新婚夫妇交纳保证金,等待生二胎之后再取回。一些地方要求村长或者单位领导对已婚妇女生育二胎负责。从网络热传的这幅宣传画看,假如鼓励不能收到效果,强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据报道,曾是中国执行一胎政策最严厉地区之一的湖北宜昌市政府,实行二胎政策之后发出公开信,号召机关单位的党员、团员、年轻干部,带头生二孩,"年轻的同志要从我做起,年老的同志要教育和督促自己的子女。每个同志都要成为宣传员"。山西省政协常委、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梅志强照常以"计生腔"呼吁:"从政策和机制上让我们的子女生育两个孩子,而且一定要生下两个孩子。"
从历史上看,专制政府强制生育,跟强制堕胎一样寻常。罗马尼亚在齐奥塞斯库时代,为了"提高人口数量"以"增强国力",宣称"不生育孩子的人就是背叛国家的人",安置大量"月经警察",对妇女月经期进行严格的检查与盘问。红色高棉充当杀人机器的同时,强迫夫妻定时交配,并派兵巡逻监视。许多夫妻因为白天的强迫劳动过于疲劳,只好弄出声响假装做爱。
“何不再生一个宰了吃?”
我在两年前的评论中担忧:计划生育的唯一正面效应,即女性地位改善,也面临威胁。在没有其他政策配套的提前下,二孩政策可能意味着女性生育压力增大、家庭负担增加。当"一儿一女"被认为是理想家庭结构时,男孩得到更多的教育和发展机会也势所必然。
从这幅宣传画可以看出,现实比这个设想更为不堪:"一个嫁人,一个养老。"这让人想起民间传统俗语:"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或者常听见的不让女孩上学的理由:"女儿长大了是别家的人,为什么要投资那么多?"只能生一个的时候,宣传标语说:"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因为要女儿也养老,所以也要让她们多读书,以后多挣钱。在一胎政策下,女孩的地位改变不是基于人权观念,因此可以一夜之间穿越回大清王朝。
"党带路"的中国梦,对于普世人权和妇女地位只会是噩梦一场。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复兴什么?官方没有界定。从各种宣传看,子孝妻贤"的旧式男权社会理想,显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针对"一个嫁人 一个养老"的人口工具化口号,一个网民一针见血地回复说:"怎么不生三个啊?还有一个可以宰了吃啊。"
长平是中国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现居德国。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