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观察:《美国工厂》讲的是“文化冲突”吗?
2019年9月8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在Netflix 官方网站上,对《美国工厂》的介绍是:"在这部纪录片中,一家中国公司让俄亥俄州倒闭的工厂重新启动运营,让人们满怀希望,但文化冲突却有可能使这场美国梦最终破碎。"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误导,也是受中共长期洗脑宣传影响的结果。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中国福耀玻璃集团在美国俄亥俄州开办工厂的经历,其核心故事是福耀集团对美国工会的抵制。董事长曹德旺一开始就说:"我是很明确的态度,工会进来,我关门不做了"。福耀中西结合,恩威并施,一边通过在工人中安插眼线确认工会头目并予以清理,另一方面给所有的配合者"时薪上涨2美元",同时进行污名工会的洗脑宣传,最终达到排挤工会的目的。
在工会背后是资本家的榨取和工人人权的冲突。不愿意低眉顺眼和随时加班的美国工人,被认为是懒惰散漫,以及管理者软弱无力。解决办法是美方总裁、副总裁被辞退,代之以更有手腕的中国人。
三十年前的"文化冲突"论
尽管曹德旺在多个场合表示过中国"除了人力,什么都比美国贵","美国的税负比中国轻的多","美国的能源价格和运输、物流成本都比中国低,而人工成本在福耀的成本结构中只占20%"。但是,在中国网络舆论中,曹德旺还是成为代表中国文化拯救美国的英雄。
尤其令中国网民又骄傲又生气的是,堕落的美国人还不堪拯救,烂泥扶不上墙。他们从这个片子里看到,美国工人自由、散漫、低效、怠工、次品率高,中国工人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忠诚、高效。
正如记录片介绍所引导的那样,这些冲突被解释为"中美文化的冲突"。文化是指从历史传承而来的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即便并不都像一些中国网民那样由此畅想"中华文明"终将拯救世界,这种解释也让"中国梦"获得正当性,让中国工人的权利斗争失去支持。
用传统文化来解释现实冲突并不新鲜,在中国八十年代也曾盛极一时。不过,当时的问题和解释都大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人们想要知道,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吃大锅饭"--它意味着懒惰,奸猾,低效,没有责任心,缺乏集体荣誉感,不讲规则,勇气不足,探索精神不够。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和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都畅销一时。还有人用"海洋文明"和"黄土文明"来解释西方人的创新意识和中国人的保守习性。
九十年代初,一篇通讯《夏令营的较量》(缩写稿又名《我们的孩子是日本人的对手吗?》引起轰动,因为人们从中看到日本孩子勤奋坚韧,中国孩子脆弱怕苦。文化决定了品行,预示着中国的未来。
新生代民工代表了什么文化?
现在的年轻人会说,当时人们误解了中华文化。但是,在今天的教科书中,所谓五千年文明的结果不也是"积贫积弱",最终等到一个马克思主义指导、苏俄政权扶持的政党来拯救的吗?而且这个政权的统治历史也大半都在"走弯路",让中国人陪上千万人非正常死亡的代价,只在这二三十年才代表了真正的中华文化?
二三十年之后,网民骄傲的"中国文化"工厂管理模式也在式微。有一篇发表于微信公众号《秋火杂谈集2世》的文章极好地解释了这个现象,然而它很快显示为"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在这篇《美国工厂》观后感中,作者秋火指出,类似的"文化冲突"其实在天朝(注:部分网民以此指称中国)工人里也有,而且正在进行时,表现为1980-90年代出身农民的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第一代农民工,与2010年代成长在经济崛起年代、生活工作更已经脱离农民的更有自主权益意识的第二代农民工的差异。
秋火说,所以所谓的"文化冲突"并非是"中美之间"特有的,而是在天朝工人阶级里的不同代际之间也一样存在着,并且正在进行时--媒体报道出来的工人抗争其实总是少数最突出的,还有更多得多的较小的抗争在最近十多年的工业区频繁上演着。文章还说,多数人没注意的重要细节还有,片中更多反映了工厂基层管理心态,不同于工人心态。"在天朝的生产线也常常发生一线的普工与基层管理的激烈冲突,甚至总是不乏有工人暴力攻击基层管理的案例"。
因为中美贸易战、美国大选以及奥巴马夫妇参与制片,这部记录片成为热点话题。事实上,这些"热议"对问题的解析也一直被中共宣传所左右,那就是把制度冲突、阶级矛盾和权利捍卫解释为文化冲突或者文明冲突--这就是"中国梦"的实质。
长平是中国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现居德国。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