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马克龙访贝鲁特 黎巴嫩获“法国解决办法”?

2020年8月10日

贝鲁特大爆炸惨案发生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向黎巴嫩人民许诺伸出援手。作为前保护国,巴黎意欲充当黎巴嫩的救星?

https://p.dw.com/p/3gjyF
Libanon Beirut | nach Explosion im Hafenviertel | Emmanuel Macron
在贝鲁特,马克龙向人们许诺将提供帮助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T. Camus

(德国之声中文网)上周四(8月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并非偶然成为踏足贝鲁特废墟的首位西方国家首脑。法国同黎巴嫩之间有着悠久纽带关系。随着奥斯曼帝国在一战后四分五裂,法国受国际联盟委托,管理黎巴嫩。

黎巴嫩1943年独立建国后,这一纽带关系续存。直到今天,仍有部分黎巴嫩精英人士说法语,很多学校开法语课,不少有钱的黎巴嫩人在法国境内有第二住宅。占人口总数39%的基督教族群仍视法国为某种形式的保护国。

“不是后殖民主义干预”

在访问贝鲁特时,马克龙向人们许诺提供直接帮助,但也要求建起一个全新的政治体制。这个前托管国是在不恰当地干预?贝鲁特海格齐安(Haigazian)大学教授费尔施(Maximilian Felsch)认为不是。他指出,与中东和非洲的法语国家保持良好关系符合法国利益,如果法国现在愿意帮助处于危机之中的黎巴嫩,肯定会受到该国民众的欢迎,“我没听到眼下有人将此诠释为一种后殖民主义干预”。

访问贝鲁特后,马克龙自己对记者表示,所寻求的不是“一种法国解决办法”,而是一种适合这个受重创国家的“崭新的政治秩序”。

“一种外来力量”

政治学家费尔施认为,黎巴嫩政府在所有层面都显示无能,职务均按宗教群体比例分配,并相互制约,国家处于破产状态。他指出,“在这种局面下,人们理所当然会希望从这样的政治领导层那里获得自由。人们认为,任何其它情况都会好于现况。所以,我可以理解,只要可能,绝大多数黎巴嫩人都会希望某个外来力量能在这里接管控制。”

黎巴嫩抗争不断

“法国影响力消减”

不过,中东事务专家阿布奥恩(Elie Abouaoun)认为,法国不太可能成为这样的力量。阿布奥恩是和平研究机构“美国和平研究所”(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突尼斯办公室负责人。他指出,法国人和黎巴嫩人之间依旧有着一种感情上的联系,它能影响黎巴嫩国内的共同舆论,“但我们在很多场合下看到,黎巴嫩政府的决策不再因法国人会说什么而受影响。”

真主党比法国重要

阿布奥恩指出,更重要的是什叶派真主党的影响。被欧盟视为恐怖主义组织的真主党得到伊朗的支持。该组织参与黎巴嫩政府,有自己的武装,控制着贝鲁特个海港。就在这个海港,多年来储存着高度危险的硝酸铵。阿布奥恩强调,很多黎巴嫩人认为,应该赶走国家的那整个腐败的建制派,但法国不会表态支持民众中日益增多的多数人关于赶走腐败的建制派的这一要求。这位中东事务专家这样谈到法国的角色:“法国在那里的精英阶层内有自己的盟友和联系,而这一点就限制了真正成为那里的最重要‘影响者’的可能性。”

众多国家有意介入

阿布奥恩确信,地区强国当中,假手真主党的伊朗在黎巴嫩肯定拥有最大影响力。而沙特阿拉伯则在过去数年里失去了影响力。近几个月来,美国试图重返。俄罗斯和土耳其迄今的相关努力不太成功。这位中东问题专家认为,法国总统现在的动议不会改变这一态势。他说,“它或能稍稍提高一点他在黎巴嫩的影响力,但我看不到根本的变更。”

除法国外,美国和德国等众多其它国家也许诺提供帮助。欧盟也已筹集了数百万欧元救助金。

贝鲁特海格齐安大学的费尔施教授不看好遭受重创的黎巴嫩的未来政治发展。他指出,宗教群体之间的冲突有可能爆发,因为,港区储存高爆炸性材料很显然是由什叶派真主党负责的,而首先是挨着海港的基督教住区在此次大爆炸中被毁。

费尔施教授表示,“需要担心的是,这一危机很快脱变成某种形式的宗教冲突”:一边是基督徒,现在希望法国作为保护人;一边是什叶派,意欲保持真主党的影响力,从而保持伊朗的直接影响。”

 

 

 

© 2020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