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apm LG1原i.t区域调整探班报告

kaga 商业咔 2022-11-30

对于iapm这样少有区域性整体调整的项目而言,牵涉到大店进出就成为了相对有玩味的看点所在,这也就是为什么此前LG2 H&M撤了,我写了iapm撤了H&M简直让我有点喜“忧”参半;1层进了SEPHORA,我写了iapm调整探班报告》。本文依旧如法炮制,分享一下LG1原i.t撤出后留下的大面积区域,商场目前的调整进展。


先来看一张百度地图对于该区域的描绘,这也有点太清晰了,店铺内部一个环形动线,包括柜位的切割,分得清清楚楚。


因为很少进品牌店内,没有留意其动线规划,因此说实话我个人的印象更如同下方苹果自带地图中的形象——一整块。两张地图平面布局有所偏差,但整体还是神似的。


正常情况下我做商场调整报告一般只会百度或者苹果自带地图二选一,以此为参考进行标注,但本文案例之所以少见地将两者一起罗列是因为苹果自带地图对于区域标注更简洁,有助于后文的阐述,而百度地图则画出了调整前的走道区域,更有助于进行前后对比——大铺切小的一大看点就是商场如何重新切分柜位。


与LG2 H&M相对经纬分明的男女装区域切分为两个品牌不同,i.t更类似百货对柜位的切割,内部有自然通道。但显然商场既然要重新规划,则布局需要调整。


很长一段时间,该区域是整体围挡的,直到不久前才打开一个口,规划出一条连通地铁出入口的弧形通道,大致位置如下图所示;在原:CHOCOOLATE位置应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区块分为南北两侧。


这与楼下LG2对应位置连通地铁出入口的动线规划异曲同工。


与LG2很长一段时间都商场围挡,最后开辟出了一个儿童零售业态区域不同,LG1进展更为迅速,之所以我选择这个时间点分享,是因为已经能看到不少品牌露出。①位置最先上围挡,引入刚在来福士广场开出全国首店的设计师品牌集合店ICY,该品牌上海市场的前两家店也是足够背书了。


③位置则是进行了切分,考虑到LG2相应位置有6IXTY 8IGHT这样的量贩品牌去消化较深的面积,LG1同样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出乎意料的是,此前在3层撤出的EXCEPTION+和集综合店,在一段真空期后带着方所重新入驻。由于中间有个时间差并非无缝对接,且我没有和商场交流过,因此不知道故事的逻辑顺序如何,但总体而言能引进方所对于iapm而言是体验内容的补充,也是该项目对于其散射状动线末端业态规划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无独有偶,据说尚嘉中心的方所也在筹备中了,这个颇具口碑的品牌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上海市场犹抱琵琶半遮面,如今一下围挡两个高端商场也是颇具玩味。


另外一个露头的是设计师运动品牌PARTICLE FEVER,目前上海市场在浦东嘉里城和港汇恒隆广场有店。


而南侧也就是②区域目前仍是商场围挡,考虑到该区域相对进深较浅,且衔接改衣、洗衣、美容等服务业态及设计师服装零售业态,品牌的选择上需要斟酌一下吧,但个人认为整体的规划已经较为清晰了。


从这则小调整案例的现状能有几个看点:

1、iapm依旧是上海市场对品牌最有吸引力的几个商场之一,不仅是商户更替的后备品牌充足;在本文这样一个需要从长计议的大区域出来后,也能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2、由于商场散射状动线的特性,因此这个区域虽然连通地铁出入口,有客流但并非聚客强侧,地铁层的LG2就是佐证(如今的入口位引入的是海马体大师店,这类业态一般都是作为目的性业态配置在商场客流较小的区域,LG1此前在末端引入日置名媛等体验业其实也是异曲同工),在这个基本框架下,引入方所可谓精妙,既具有目的性消费甚至是打卡特性,又能从业态本质理念上让消费者在往来穿梭中“慢下来”去体验,同时有助于消化大面积。


3、对于上文提到几个位于末端的美颜及生活服务业态而言,也算是有了一个“透气口”,不再被“闷”在i.t后方(虽然位于入口位),有助于获取更多自然客流。


4、类似ICY、PARTICLE FEVER这样的新鲜血液,也为该楼层增添活力,希望南侧②区域也能看到更多类似品牌进驻。


以上这些是我基于iapm LG1原i.t区域在公区硬件改造完后目前的调整现状等不及做的分享和展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


关注我视频号,获取更多灵感
微信号:daftkaga
欢迎合作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