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当代住宅|多重建筑的南方自建房新解

W* 卷宗Wallpaper
2024-09-25



多重建筑新作:这是顺德一个五口之家的住宅,夫妇二人是镇上的职工,儿女刚成年,爷爷虽然上了年纪但精神很好。场地位于镇中心,周围的宅基地也都以业主自住为主,属于珠三角典型的自建房街区。



自建房众生相。©吴嗣铭





与街区邻里的关系。©吴嗣铭


总平面图。©多重建筑



宅基地为8米面宽,10米进深,街区内的宅基地大抵如此。在14米的高度下,在经济条件较好的顺德,宅基地较高的价值使得建满用地的体量方式成为主流,并在这样的体量中去构建一家五口或更多家庭成员的生活。靳远并不抗拒建满建筑面积,具体而言——一个撑满用地的体量作为设计的已知条件,这样可以参与到自建房类型研究的这个大议题里去寻求思考上的突破,而不是把单独的这块地作为一种实验作品。


各家宅基地之间的巷子仅在一米九左右,各家的四向立面仅有一面对外采光,西南侧的宅基地为临河涌采光,东北的宅基地为临街采光,剩下的则甚至四面均是窄巷。本次基地条件相对优渥,东北角能够面对一片小树林,为8米面宽获得了宝贵的采光面。



宅基地红线与巷子关系。北侧南侧为通行窄巷,西侧为不通行窄巷。仅东侧视野采光较好。©多重建筑


梁宅临近的43栋邻居群像。©多重建筑 段育松


与街区内自建房的立面关系。©吴嗣铭





布局逻辑图。©多重建筑



第一行(拆除平面):

家族旧宅,建于80年代,3层框架结构。择南侧巷子为入口,红线内设小院,然后进入神厅,神台背北面南,序列感上佳。楼梯位于房屋中间,各层交通收束在用地正中。由于用地三面被围,此布局意味着首层厨房和二三层次卧均朝向不佳,该居住情况在当地较常见。场地受限,在建房过程中无法通过有针对性的布局来使生活空间获得想象力,是自建房领域普遍面临的问题。为了最优化地建设这块宅基地,夫妇开始寻找建筑师的介入。


第二行(平面):

广府传统民居的原型是三间两廊,随着用地日渐紧凑,出现了两开间的明字屋和单开间的竹筒屋。在现行的4层自建房建设中,单层且至多两层的三间两廊原型似乎早已被忘却。开间数更多是经济规律而非生活所向,但从三开间,到两开间,再到单开间的过程中,进深却保持了经久,心间(三开间中间的开间)深处望向天井作为家中最大景深,神台端坐在阴影的最深处,另一端是承接着阳光雨水的天井,卧室开门,使得广府人世世代代在此进深中穿梭。


第三行(平面):多重建筑将宅地理解为一个U型口袋,靠东侧是阳光与风景,U型内部将深远地望向它。


第四行(立面):在立面上面临的议题:一是8米面宽,最多只够做两开间,二是垂直的生活体系。两开间可一大一小,个人空间3.7米,共有空间4.5米,这使得每位家庭成员在不同的层,夫妇则合住顶层,每层的共有空间则成为他们上上下下串联彼此的需要。


第五行(平面):四层+两开间,可以在优良朝向上布置出4个个人空间,和4个共有空间——神厅,餐厨,起居,书房。楼梯电梯则是为第三种空间——可以简单地叫交通空间,但它在U型口袋最内侧,沿共有空间一直望向深远的外景,且串联着个人空间向共有空间的过渡,它该带给主人家更丰富的空间感受才好,因此这第三种空间的平面尺寸并未被压榨至最低,而是留有做变化的余地。


第六行(立面):可以将车库的层高压至最低,为卧室留出更多层高,而共有空间的层高为匀质的3.5米,则个人空间与共有空间有高差,这样的高差将帮助第三空间的视线越过共有空间而获得意外的景深。


第七行(平面):依据以上节奏落位了九根柱子,U型开口处形成1.8米的悬挑,强化袋口与袋内在开放度上的差异。5根柱子自始至终隐藏在墙体里,但A3,B2,C1,C2则在二层三层四层依次露出。


第八行(立面):主立面确定为悬挑后,将砌体,开窗,飘檐等,均归纳为水平线条。


第九行(平面):平面图完成。



楼梯成为了第三种空间。©吴嗣铭


在U型内侧向外望,目光穿过共有空间。屋外的树林甚为宝贵,和东北朝向的主立面因缘际会,使得房子在大部分时间呈现室内阴翳,外景被照亮的景致。©吴嗣铭





这样的体系在每层呈现出差异。


二层是餐厨和爷爷卧室。餐厨用口袋外的1.8米来观景,爷爷卧室则用这1.8米退出了阳台,能从户外走进餐厨。西侧为爷爷单独做了晾晒阳台,也使得A3柱显露。以上关系使得爷爷在家中时常处于游走状态。

二层平面图(电梯可同时服务餐厨和爷爷卧室两个标高)。


左右滑动查看:二层餐厨;从餐厨阳台可前往爷爷卧室。©吴嗣铭

左右滑动查看:爷爷卧室;卧室入口,屋里画,屋外挂,把曲折的路径用出了旧时代的楼道感。©吴嗣铭


爷爷阳台手工模型和目前使用情况。地面水磨石砖取自旧宅客厅,为38年前爷爷亲手购置。从清水砖墙上凸出砖块是爷爷的巧思,既可以放花盆亦可以作为小楼梯的抓手,左图©吴嗣铭,右图©多重建筑。



三层是起居和弟弟房。相比神厅和餐厨,起居在时间轴上不是一种稳定的空间,家庭成员的年龄阶段,婚配状况等都会影响他们如何使用起居空间。这种功能上的不确定和不迫切,使得此处可以在垂直生活系统里扮演一个特殊的角色,同时是一种感受上的节奏变换——到了这一层,突然好似到了室外;从一二层上来,觉得这是阳台;住在四层的夫妇,亦会觉得他们与街道并非那么遥远。因此使用折扇窗让这里能够开启关闭,使用室外材料,并把C1、B2柱与墙体脱开,从整体上给人一种似乎随意的街巷感。在陈设上它是放空的,可随时被新产生的行为占据,而刚好升到树冠之上的标高,使它完成了调节垂直节奏的任务。

三层平面图。


不区分室内外的“大杂院” 。©吴嗣铭


初步手工模型里传统的起居空间(右),在方案发展过程中转变为可开合的不定型空间(左 ),左图©吴嗣铭,右图©多重建筑


两开间在顶层合二为一 。©吴嗣铭



四层是主卧的大平层,卧室与共有空间在交替上升到这层时,剩下最后的60公分高差,在此被合为一体,2号轴被消解,C2柱子与高差成为区分卧室与书房的仅有界定。由于个人空间吞并了共有空间,进深让位于开间,U型袋口也终于可以以一条8米水平长窗作将立面最终合拢。

四层平面图。


顶层是十字形梁柱唯一 一次整体出现,水平长窗外是主人一家从小生活长大的小镇。©吴嗣铭


一层平面图。


新神厅与旧神厅(旧神厅的水磨石被使用在爷爷的阳台),左图 ©吴嗣铭,右图 ©多重建筑 陈利。


共有空间与第三空间的剖透视,神厅、餐厨、起居,看似占据了采光较好的东立面,但楼梯却在其蜿蜒而上的过程中瞥见了进深带来的最深远景致。©多重建筑





靳远:

首先它不是豪宅。比如我们的业主,属于工薪阶层,因此这类工作的受众面非常大,比豪宅意义大。他们的宅基地仅有一面能采光,但能自主设计,这已足够使我们对其间的生活质量提出很高期待,但现状是,蔓延在珠三角的自建房群体,设计上缺少建筑师参与,空间布置少有能针对自家宅地对症下药。在整体上,如今的自建房类型急需新的探索,如工作室拍摄的该街区各自建房的正立面,建于2000年后的房子们明显在拿满面积的驱使下忽视了内部生活空间的精细差异,反而是更老旧的房子们保有着空间格局对生活的真实回应。



用精细差异化的空间回应生活诉求。©吴嗣铭





靳远:

女主人笃定地认为要找建筑师合作,我猜她自己去看了一些著名建筑师的作品或工作方式。这个房子首先要感谢的是女主人有这样的意识,后来我们把微信群命名为“家 和 房子”。


思虹:

需求方面,女主人对家庭成员之间的空间关系给出了八字箴言——相互独立,相互沟通





靳远:

夫妇,儿女,老人,各在一层,这是独立。每层剩下的大片区域,是公区,这是沟通。女主人也是这么想,简单直接。恰恰是一开始的这种简单直接,把这个项目推向了自建房类型的深挖——这样的两开间,要全靠进深去盘活了,也就是说,一上来的简单直接,内核是宅基地家庭们朴实且普遍的空间诉求,剩下的工作是建筑师的,需要深挖类型后,对单一采光面和垂直生活系统等普适议题,给出新解。垂直和单一采光面,本身都不是好事。垂直需要身体上下走动,那就让这种走动,使家庭成员在公区路过彼此。


我曾经也想过底层可以做一些非常出彩的大空间,把卧室都往上面放,但没再多想这个方案,这样的住宅概念性非常强,但类型性几乎没有了。也许以后在某种特定的街区,那里的类型会让我重新往下思考这样的方案。



从餐厨继续向上,U形深处,楼梯的休息平台变成茶座 。©吴嗣铭





靳远:

对于立面,我们满意之处在于,它看不出是一个多么特别的,或者故意去特别的房子。你甚至没有办法给它起一个标题党。我希望业主每天下班走向自己家的时候脸不红,心不跳。盖的时候,邻居都知道这户找了建筑师来设计,别人家都没有建筑师。但它最终还是要融进这个街区,家人在这里面住的时候,不要时刻被提醒它很特别。这也并非说,我要跟附近的瓷砖立面去协调,真正让这个房子融入街区,还是要靠类型,靠跟每家一样的两开间。


思虹:

立面的工作,进深和开间依旧是核心。


靳远:

是的,目前的照片无外乎两种,立面和内部,这俩都是景深的呈现方式,尤其是立面,照片基本都是正面性,因为房子们比肩接踵,没有扭头,只有目视前方。宅基地自带的正面性,在我们的方案里,就是景深的立面投影。


思虹:

传统进深的眼,是天井,在咱们这个房子,天井跑外面去了。


靳远:

东立面和它的景致就是天井,作用类似。


思虹:

所以是立体进深。



外立面和室内最深处的关系。©吴嗣铭





靳远:

设计沟通上,我们用的是大比例手工模型,1:15,一米多高的大模型,自内而外逐步深化,夫妇隔段时间来工作室看一次模型,头可以伸进去看,这样他们对未来的家的理解,不局限于效果图的图像,也可以第一时间暴露出设计问题。施工上,先商量外墙怎么做。女主人知道挺多好作品是用清水混凝土或夯土墙,向我询问,我在感动之余,却未发现我们的街区里如何使用这种外立面,但这俩工艺的共通点都是所见即所得,手摸的那个材料便真是筑起这个家的主力,而非装饰,这种经久之信任,对于宅基地家庭而言是重要的。于是我建议用清水砖墙。于是经历了一番去砖厂挑砖买砖。在砌砖工人普遍没做过清水墙的当下,年轻时修过祠堂的爷爷开始成为工地的重要人物,砖缝,热工,防水,鹰嘴,滴水,都有过爷爷的经验之谈。我一直都说这个房子是我们合作盖出来的,爷爷就是总工,老人家对这事儿很自豪。


户主夫妇在多重建筑工作室看方案过程模型。©多重建筑



嘉琪:

工地上的彼此信任也使得爷爷比以前愿意聊空间了,他分别向我和靳远两次表述他的感想:他一开始觉得楼梯浪费面积,不是很明白,他觉得旧房子那种集约的楼梯好。但逐渐他越来越了解这个楼梯,他说类似园林的“移步换景”,站在阳台看室内,站在楼梯平台看餐厅室外,“景”都不一样,1+1 是大于2 的。


靳远:

电梯则是反向的说服。一开始,我觉得电梯是工业产品,和家的感受不一致,想藏起来,但主人家认为,这是在景深深处,感受垂直空间变化的难得体验,遂定为玻璃。落成后,果然如此。



顺德自建房里的垂直生活。©吴嗣铭



项目信息:

委托业主:明哥、兰姐

建设地点:  顺德

主持建筑师:靳远

项目建筑师:王思虹

设计团队:杨嘉琪、颜业奇、陈利、计少敏

占地面积:82㎡

项目状态:已建成

设计时间:2020-2021

建设时间:2021-2023


总工程师:光叔

工程团队:温工、代工

结构团队:陈朝骏、李满棠

灯光、木家具设计:杨嘉琪、王思虹

合作团队:棉哥(木作)、崔老板(砖)、光叔(修缝)、辉哥(电工)、 铭哥(水工)、张瑞华(水电)、林常敏(水电)、水哥(木地板)、喜哥(水磨石)、李总(灰泥)、陈工(门窗)、李工(铁艺)、开哥(内墙漆)、明哥(花艺)

电梯:西柏思

风热模拟分析:许哲嘉

评图指导嘉宾:米笑

摄影:吴嗣铭、段育松、陈利



采访:mizi

编排:宋佳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卷宗Wallpaper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