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紡織品出口擠掉東南亞就業崗位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3月31日

從2005年1月1日起全球取消了對紡織品服裝的貿易配額制度。現在,時間才過去三個月,東南亞一些國家就已經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壓力,據稱已經失去了5萬多個就業崗位。

https://p.dw.com/p/6Rr6
中國服裝裝扮德國少女圖片來源: dpa

這是國際紡織服裝皮革工人聯盟(ITGLWF)秘書長卡尼(Kearney)在本周二(3月29日)的德國《斯圖加特報》上告知的。他說,從今年年初到現在,柬埔寨紡織行業失去了2.6萬個就業崗位,斯里蘭卡諸多紡織廠倒閉,合計2.5萬名員工丟失了飯碗。這位秘書長強調說:「我們這裡所提到的國家,其80%到100%的出口額依賴紡織行業。就全球來看,取消配額的後果一塌糊塗。」ITGLWF自稱代表世界上110個國家1000多萬名紡織工人的利益。

2002年柬埔寨服裝行業的出口額佔該國總出口額近97%。專家們預計,就是其它國家如印尼、毛裡求斯、孟加拉國等國家也將面臨紡織行業大裁員的局面。去年12月31日,對所有世貿組織成員國而言,由多纖維協議規定的、在全球範圍內實施了長達30年的紡織品配額制度失效。失效後受益最大的國家包括中國。

中國出口額猛增

專家們估計,到2010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將會增長150%。早在配額制失效前,中國在全球紡織品服裝出口市場所佔份額就已大於20%。世貿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專家均預測,這個數字可能將會上升到50%。

這種發展趨勢的背景是由於中國吸引了大量外國資本和技術,與其亞洲和非洲的競爭者相比,中國紡織行業的設備更先進。此外,由於中國自己是產棉國,還自己生產化學纖維,所以,和其它國家相比,中國對進口原材料的依賴性就要小得多。另一個對中國極為有利的因素是人民幣和美元的掛鉤制阻止了人民幣本該的升值,人為降低了中國出口產品的價格,提高了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據《斯圖加特報》稱,2003年從中國進口的紡織品在歐洲所佔市場份額是12%,在美國為近20%。據美國的全球貿易訊息服務公司(Global Trade Information Services)三月份發表的一項報告,今年一月中國紡織品向歐洲的出口額較上年同期增長41%,向美國的出口額甚至增長了75%。

歐洲紡織服裝組織(Euratex)要求「特殊措施」

全球貿易訊息服務公司總裁布拉舍(Brasher)對《斯圖加特報》說:「我們目前正在經歷市場份額的大轉移。」歐洲主要是土耳其首當其沖。土耳其40%的產業為紡織業。布拉舍表示:「取消配額制後,敗家諸多,而中國則是大贏家。」

據《斯圖加特報》報導,歐洲紡織服裝組織總幹事萊金(Lakin)因此於3月9日請求歐盟委員會助一臂之力。萊金對這家報紙說:「我們曾有明確約定,假如中國的出口量過度增長,就要採取特殊措施。我們現在恰恰面臨這種情況。2004年歐洲紡織業失去了16.5萬個就業崗位。根據今年頭幾個月的數字,我們不得不認為,2005年的情況將會糟很多。」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