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壽終正寢」?-慕尼黑會上起爭議
2005年2月12日施羅德語驚四座
德國總理施羅德和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都希望進一步深化歐美合作,但對北約未來角色的看法大相徑庭。因病而不克親自出席慕尼黑國際安全論壇會議的施羅德總理由其國防部長施特魯克代為宣讀一篇講話稱,北約已不再是大西洋兩岸戰略合作的中心組織。原因是,它已不適應變化了的國際局勢。解決之道是設立專家小組,研討新結構。
施羅德認為,北約已不能完全適應改變了的現實。這個現實就是,戰略挑戰已來自傳統的北約區域之外,並且首先不是以軍事手段所能解決。北約也已不再是大西洋兩岸磋商和協調戰略構想的中心機構。美國和歐盟之間的現有對話機制既不能反映歐盟不斷增加份量,也不能適應跨大西洋合作的要求。為此,施羅德表示,應設立專家小組,對相關問題進行研究,至2006年初,拿出跨大西洋合作新結構、新機制的建議。
投石問路有反應
德國政府首腦此一估價和建議立即遭到在場的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的反駁。拉姆斯菲爾德表示,「北約無價」,國際反恐、全球禁止核擴散的艱巨任務,任何一國都礙難獨立勝任。如此,北約恐難替代。
拉姆斯菲爾德表示,他不相信,北約已然壽終正寢。相反,他認為,北約繼續表現出活力和能量。拉姆斯菲爾德讚揚北約是一個「極好的組織」,在阿富汗、巴爾干和伊拉克都顯示了自己的作用。拉姆斯菲爾德稱,目前已擁有26個成員國的北約以共同的價值觀和歷史為基礎。組織本身也在不斷改進。對施羅德設立專家小組的建議,他表示,應採取謹慎態度。
北約秘書長斯海費也不贊同施羅德對北約的批評。他指出,北約在成長、繁榮,碩果纍纍,三年來的發展甚至超過過去的10年。現在需要做的不是改變北約,而是更有效地利用這個組織。
德國最大的在野黨-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梅克爾夫人亦對施羅德的批評大不以為然。她警告說,歐洲人決不應試圖將自己視為美國的平衡力量,甚至以採取對美國針鋒相對的立場來試圖增強自己的認同感。
「一石激起千層浪」。有關北約已不適應後冷戰時期的說法自然不是新鮮論調。但此次由歐盟及北約的主要夥伴之一-德國的政府首腦親自發出類似言論,其份量便不同尋常。關於北約前途的討論從此進入最高層面。-拉姆斯菲爾德等人的反應不過是其前奏而已。
參加本屆慕尼黑國際安全政策論壇會議的有來自40個國家及國際組織的政治家和軍方人士約250名,其中首次包括安南。這位聯合國秘書長今晚將成為該論壇會議所設的和平對話獎的首位得主。
(凝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