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毛澤東怎樣變成了流行文化產品?

崔牧
2018年9月23日

中國人是否還信仰毛澤東?德國海德堡大學的漢學教授、文革研究專家探究這個話題已經有十多年。她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談到了毛澤東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他與流行文化的關係。

https://p.dw.com/p/35Ic9
Mao und Che Taschen, im alten Shanghai, China, Asien
毛澤東早已從革命偶像變成了流行文化象徵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Bail

(德國之聲中文網)梅嘉勒日前在海德堡舉辦專題講座,重點探討了文革期間中共的宣傳政策與當今中國市面上出現的大量有關毛澤東的流行文化商品。這場9月13日晚在海德堡民俗博物館內舉行的演講,面向的是普通德國人。當然,在總共20餘位聽眾中,不少都是漢學專業的大學生。演講中,梅嘉勒教授(Barbara Mittler)指出,中共官方對毛澤東的立場,在2011年中共建黨90周年紀念前後出現了微妙的變化,而正是在這段時期,中國的流行文化藝術也開始將毛澤東進行偶像化包裝。她認為,這種將毛澤東進行流行文化包裝的做法,其實脫胎於文革期間的中共宣傳;想要理解當今的此類流行文化,就必須先去瞭解文革期間的宣傳特色。德國之聲在會後對這位漢學家進行了專訪。

德國之聲:梅嘉勒教授您好!您剛才在演講中說,毛澤東從前是一個革命偶像,現在則變成了流行文化偶像。結合今天演講的主題"中國是否還信仰毛澤東",您是否認為這一轉變也對當今中國人對毛澤東的態度造成了影響?

梅嘉勒:這是肯定的。許多今天的年輕人並不真正瞭解革命偶像,但是卻能在每一張中國發行的紙幣上看到毛澤東的頭像,還能在梯恤衫、卡拉OK等許多流行文化的商品中見到、聽到他的形象。

200. Geburtstag von Karl Marx
文革末期的街頭宣傳畫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kg-images

德國之聲:在演講中,您花費了大量的篇幅來介紹文革期間中國共產黨自我宣傳。這種鋪天蓋地的宣傳,究竟對幾十年後當今中國人對毛澤東的"信仰"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梅嘉勒:文革期間,毛澤東是重要的宣傳主體。我們必須明白,當時有許多人真的是信仰毛澤東。但是,後來又有一個"幻滅"時期。而到了現在,又有許多人回到了以往的那種想法,認為毛澤東讓中國重新強大起來,認為毛時期的人際交往總是無私的,而現在的人只顧利益、只顧私利。這種和毛時代的對比是有所扭曲的,人們抱著懷舊的心態去回憶那個時代,從而也以那種心態去看待毛澤東。

德國之聲:也就是說,在文革後,毛澤東在民眾心中的形象先是經歷了一次"幻滅",然後現在又開始"復興"?

梅嘉勒:其實,通過翻閱文革時期一些青年學生的日記就能夠發現,"偉大接班人"林彪叛變去世等事件,經常使當時的意識形態發生很大的波動,從而讓當時人們的"信仰"受到了很大的擾動。我想,今天的中國年輕人,對毛澤東的瞭解相對要少得多,也不怎麼瞭解當時中共所犯的錯誤。這多少也是因為如今的歷史書中,有些事件被突出,而有些事件則被淡化。所以當今的年輕人就喪失了對那個年代的批判性視角。

China Symbolbild Xi Jinping und Mao
2013年中共黨代會期間,商販在北京市中心區域向遊客兜售印有毛澤東和習近平頭像的紀念品。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Feng Li

德國之聲:您說到了年輕人對毛澤東的不瞭解。如今,中國還有許多人將習近平與毛澤東相提並論。您認為,這種比較合適嗎?

梅嘉勒:當然不能相提並論,但是總體上而言,將兩人拿出來做對比還是可以的。可以說,習近平使自己成為了毛澤東的接班人,成為了可以長期執政中國的當權者。順便說一句,這次修憲有違法之嫌。習近平讓自己被視作是中國的紅太陽,是脫胎於毛思想的中國夢的化身。當然,習近平用的手段和毛澤東完全不同。如今,資本主義已經完全在中國紮根,毛澤東絕對不會接受這一點。

德國之聲:2009年至今,您已經多次以"雖然紀念,但中國人是否還信仰毛澤東"為主題進行演講。作為西方漢學界研究文革歷史的專家,您是否感受到這十年來中國人對毛澤東態度的一些變化?

梅嘉勒:我在寫有關文革的書時,就一直在思考為什麼如今還有許多中國人信仰毛澤東。這確實是一個至今依然重要的問題,而且其答案並非一成不變的。比如,市場上現在出現了大量有關毛澤東的流行文化商品,這在我2009年開始做這一系列演講時還是不多見的。不斷出現的新元素,也讓我這些年的演講能夠不斷增添、更換新素材。

Versteigerung des Gunter Sachs Nachlass in London
一組由著名波普藝術家安迪‧沃荷創作的毛澤東頭像作品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我們再把視線轉回到歐洲。剛才,在聽眾提問環節中,您說在西方,有人把毛澤東視為理想主義革命家,還有人則把毛澤東視為魔鬼。那麼,在當今的歐洲、或者德國,看待毛澤東有哪些主流觀點?

梅嘉勒:68學運的那一代歐洲人裡,有許多人都曾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引。他們對毛澤東的瞭解很少,但是卻從當時中國領事館官員手中得到了紅寶書(毛澤東語錄)等宣傳出版物,能夠接觸到當時中共的宣傳藝術。他們當時極少有機會去中國,所以就以自己的特別方式去看待毛澤東,而無法去看透中國宣傳背後的實況。其實,他們的那種視角植根於歐洲本地的社會或政治問題,比如,當時許多西德大學生都認為,東德只是一個偽社會主義國家,畢竟毛澤東也曾經說東德在搞修正主義。

然而,隨著中國後來逐步開放,越來越多的人有機會去中國,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瞭解到中國文革的殘酷,所以,68學運那一批人,就經歷了一場震驚和"休克",他們驚訝於自己"當初怎麼會信仰這種東西?"從這種情緒中,就產生了對毛澤東的負面描述,而他們對這種負面情緒又持積極態度。人們無法抹除自己的過去,所以將毛澤東描述為"魔鬼",是一種更簡單輕鬆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