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68年學運沒有失敗!
2018年4月1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上世紀60年代中,德國成千上萬的大學生走上街頭,反對大學裡的權威等級制度、反對越戰、反對消費至上,抗議對納粹歷史反省的缺失。這一運動最著名的意見領袖之一是魯迪‧杜奇克(Rudi Dutschke)。1968年杜契克在一次針對他的暗殺行動中受傷,11年後死於後遺症。他的妻子格雷琴曾與他一同活躍在政治抗爭運動中。格雷琴‧杜奇克不久前在萊比錫書展上推出了新書《1968-值得我們驕傲的是什麼》,並接受了德國之聲專訪。
德國之聲:這本書取名"值得我們驕傲的是什麼",您在回顧68年運動的時候,對哪些事情感到驕傲?
杜奇克:60年代的反威權運動所取得的成就具有重要意義。在那個時代,納粹時代的威權思想和在人們的頭腦中還很根深蒂固,人們習慣於徹底服從。但此後發生了劇變。今天,人們已經普遍批判性地看問題、獨立思考和發揮創意。社會民主化的理念確實讓民主深入人心。1951年的一項問卷顯示,只有2%的(德國)人贊成民主,而今天無疑會是大多數。
德國之聲:您已經寫過一本魯迪‧杜奇克的傳記,並出版了他的日記。這本新書則總結了68年運動的各個階段和側面。您認為為什麼在50年後再次回顧這段歷史仍很重要?
杜奇克:是的,這對我很重要。因為有人說,這場運動失敗了。不,它沒有失敗!這場運動是成功的。我不知道那些說它失敗的人到底指的是什麼,或許是指資本主義經濟依然存在。是的,我們沒能消滅資本主義,我們當時沒有找到答案。這是我們今天的任務。
德國之聲:您能舉出具體的、您為之驕傲的例子嗎?
杜奇克:教育兒童的方式發生了改變。過去對孩子的教育是專制家長式的。家庭模式也不同於以往,妻子在家帶孩子,丈夫工作掙錢已經不再是理所當然的了。在理想的情況下雙方都有平等的機會。在反威權運動之初可不是這樣,即便是懷揣社會革命夢想的男性,都不會這樣身體力行。當時,改變女性的社會和家庭角色,並不在他們的議事日程上。
最初確實主要是男性,他們僅僅把女性視為協助者。1968年女性開始參與反叛運動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女權運動迅速擴大。反威權主義的思想傳播到社會的各個層面,這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德國之聲:在與魯迪‧杜奇克的伴侶關係中,您是如何實踐女性解放的?
杜奇克:一開始,我必須讓魯迪注意到當時女性的境況是讓人無法接受的,最初他根本沒有覺察到這一點,後來才意識到。在我們家裡,他得學做飯、給孩子換尿布這樣的事情,他也都做了。
德國之聲:您說這是一場"文化革命"。
杜奇克:我想,這是一場文化革命,許多專制結構被打破了,反威權的教育理念和摒棄威權的組織結構逐漸進入學校、工作崗位和家庭。
德國之聲:如果注意到有關#MeToo這個關鍵詞的討論,這樣的結構似乎還沒有完全被打破。
杜奇克:這種男權至上的結構當然還存在,甚至很強大。但重要的是,我們要繼續努力。很明顯,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繼續改變現有的結構,直至女性擁有與男性同等的機會,能面對那些以為可以對女性為所欲為的男性貫徹自己的主張,這必須在教育中得到體現。今天的年輕一代仍然面臨艱巨的任務。
德國之聲:您在60、70年代的經歷,有哪些願意與今天的年輕人分享?
杜奇克:他們必須首先意識到這個社會所處的情況,然後與那些同樣希望建設一個更美好世界的人聯合起來,一同思考我們有什麼樣的目標,如何才能實現。當年的"社會主義德國學生會"就是這樣做的,當然今天缺少這樣一個有代言人的組織。今天人們仍然需要代言人,他們要與民眾對話,討論當今社會的問題,找到症結所在。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