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澤林視點:從中央帝國到旅遊王國還有多遠

2018年1月13日

發達國家遊客一直還是迴避中國。德國之聲專欄作者Frank Sieren認為,這固然歸咎於形象不佳;但也和日常的現實障礙有關。

https://p.dw.com/p/2qhiC
Oktoberfest in der Welt  Tsingtao, Shandong, China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umapress/Sipa Asia/Yu Fangping

(德國之聲中文網)指令來自最高層:去年11月,習近平要求黨的幹部們,中國必須來一場"廁所革命"。中國的這位黨和國家領導人表示,中國的城鄉,尤其是旅遊者較多的地方,需要有更乾淨的廁所。茅房式廁所和讓眾多遊客感到不適的"臭名昭著"的蹲坑,都得成為歷史。現在的廁所應該有熱水、香氣,最好還有無線上網,以供如廁時間長的客人之需。相關運動2004年首次開展;經由習近平親自認可,再度受到關注和推動。《人民日報》報導說,自運動開展以來,在旅遊熱點,已有6.8萬個現代化廁所;從2018到2020年,還將新建6. 4萬個。

中國的美化廁所運動始於2008奧運前。當時,全國"文明行為"教育計劃問世。計程車司機、警察、理髮師和居委會都被要求趕學英語,以讓客人們生活方便。當局還要求,北京要以"世界都市"的面貌示人。

簽證規定成障礙

為能吸引更多遊人去中國,上星期宣佈了一項最新改革措施。來自包括美、日、歐盟所有成員國的供共53個國家的公民未來將獲得一種過境簽證,在機場就能簽發,在北京大區旅遊並可以逗留6天。上海和廣州也有類似動議。迄今,中國複雜和相對昂貴的簽證條件廣遭詬病。為減少對旅遊業的負面影響,2015年時,一些規定就已經有所放寬,允許過境旅客免簽在北京逗留3天。不過,新規定的前提也是,旅客必須訂有經香港或前往其它第三國的機票。這一點又使事情變得複雜。而何以要有這一限制,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儘管擁有獨一無二的名勝,中國依然還未成為外人的首選旅遊目標,簽證絕非唯一原因。據北京中國和全球化中心公佈的數據,從2005到2015年,來華旅遊者增長率僅為1%。這樣,在印-太地區,中國遠低於平均水準。該地區在相關時間的遊客增長率為80%。根據中國國家旅遊局的統計,去年頭六個月,中國出境旅遊人次6203萬,來訪旅遊人次則只有1425萬。

Frank Sieren *PROVISORISCH*
本文作者澤林(Frank Sieren)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Tirl

約80%的來華遊客仍來自香港、澳門和台灣。原因何在?國家旅遊局稱全球金融危機是罪魁禍首。這有一定道理。但事實上,對很多來自工業國家的旅遊者來說,中國依然還是旅遊上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形象因有關環境污染、一黨威權制以及不講禮貌的中國遊客的報導而受到長期損害。而誰若依然前往中國,則常會驚喜不已:所有這一切,人在當地幾乎感覺不到。誰曾經想到過,中國有這麼多自然公園,你在那裡盡可以悠然跋涉,而絕無大旅遊團隊的騷擾?

英語還不通用

不過,人們可以明顯感到的是,旅遊基本建構嚴重缺乏。即使在大城市,若無向導,你也會寸步難行。在泰國,即使是計程車司機和街頭小販也均會幾句英語;在中國,遊人若無漢語基本知識,則依然難以到達目的地。 或許有人會反駁說,要是不知道該怎麼走了,可以使用谷歌地圖或谷歌翻譯等應用軟體呀。可是,這類服務在中國被封,或者,沒有付費的VPN軟體,便沒法使用。

而即使是這一"後門",北京也計劃從2月份起經由VPN禁令予以關閉。對旅遊業而言,這可是一大打擊。如今,在臉書或Instagram這樣的社交網站上(在中國也遭禁)上傳旅遊照片,其重要性不下於自身旅遊體驗。在中國,日常人的生活越來越被數字技術所支配,這使事情更形複雜。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已不付現款,而是用手機支付。為此,你需有一個中國銀行帳號,而沒有長期居留許可的外國人得不到這樣的帳號。

廁所問題上的進步

中國自行車共享計劃熱帶來的隨處可見的公共自行車也只能用應用軟體開鎖、支付。對外國遊客而言,這可是一種悲哀:眼前滿是自行車,卻無法用上。

與曼谷或東京相比,中國內地都市可說尚未完全向國際遊客敞開。這也和人口單一有關。即使是金融中心上海這個被視為中國最國際化的城市,也只有15萬到20萬外裔居民,比例大大低於1%。北京未來應向香港靠攏。2017年,這個中國特別行政區共有2560萬人次到訪,是全球來訪人數最多的都市。北京意欲到2022年冬奧會前能大步趕上。

不管怎麼說,本周一,中國國家旅遊局和網路地圖商Amap共同推出一種應用軟體,可以計算出最近的廁所的距離。在這個取名為"全部旅遊廁所定位系統"的軟體用英語列出了50萬個廁所,並提供舒適度訊息。廁所問題似乎很快就會得到解決了。

本文作者20多年來在北京生活。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