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简
電視直播節目
最新影片
焦點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
以色列-哈馬斯戰爭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廣告
NASA
全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總署,是美國聯邦政府的一個獨立機構,負責制定、實施美國的民用太空計劃、與開展航空科學暨空間科學的研究。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帶你去看月亮:德國Luna月球訓練中心揭幕
高仿真模擬月球上的塵埃以及失重:德國科隆新揭幕的Luna月球模擬設施將為太空人提供特別真實的仿月球表面環境,來訓練登月使命。
火星地表下或有大量液態水
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地質活動數據顯示,火星地表下方可能儲存有大量的液態水。
SpaceX將建太空船送國際空間站最後一程
國際空間站將於2030年退役。伊隆‧馬斯克的太空服務公司SpaceX將建造一艘太空船,送退役的國際空間站穿越地球大氣層,最終讓其殘骸在太平洋偏遠地區墜落。為此,SpaceX將獲近8.5億美元。
俄羅斯稱正計劃與中國在月球建造核電站
俄羅斯航天局局長鮑裡索夫近日表示,莫斯科計劃與中國聯合在月球上建造一座核電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也曾提出未來使用核反應堆為月球提供動力的概念。
有驚無險 奧德修斯號登月側翻但狀況良好
第一艘由私營公司研發並且成功登上月球的奧德修斯號在著陸時側翻。不過據該公司稱,這艘著陸器還「活著」,而且反應靈敏。
時隔半個世紀 美國重返月球
迄今為止,已經有五個國家完成了登月使命,其中實現載人登月的則只有美國。現在,美國的首次商業性登月也獲得了成功。
美國私企月球探測器升空 計劃軟著陸
2月15日凌晨,美國私營太空企業「直覺機器」的月球探測器「奧德修斯號」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升空。按照計劃,它將在下星期與月球表面軟著陸。一個月前,另一家美國私企的月球軟著陸任務失敗。
俄美同意將"交叉飛行"赴國際空間站協議延至2025年
俄羅斯航天集團(Roskosmos)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就延長國際空間站使用方面的合作達成協議。儘管俄烏戰爭仍在繼續,但至少在太空領域,俄美衝突相對有限。
NASA報告未發現外星人證據 局長:相信存在
「不明異常現象」過去常被統稱為「幽浮」,美國NASA週四就此發表了報告,強調嚴謹科學方法的重要,盼能使相關討論不再只是聳動傳聞。儘管專家報告未發現外星生物起源的證據,但NASA局長尼爾森說,他個人相信浩瀚的宇宙存在更多生命。
美國宇航局:這個7月可能是史上最熱月
美國宇航局的頂級科學家表示,各大洲的極端氣溫並不令人意外。他們認為,2023年有「50-50的可能性」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明年可能會更熱。
火星沙丘阿爾法:NASA啟動火星居住模擬測試
4個人共享160平方米的住所,聽上去挺不錯?可是,這4個人要在這裡住上整整一年,不得離開:這是NASA的火星任務測試項目,為將來的載人探火積累寶貴經驗。
NASA,污染排放監測儀,污染,TEMPO,美國,環境,空氣品質
美國宇航局發射升空的最新設備能夠測量整個北美以及相鄰地區的空氣污染情況。該機構表示,其使命不僅僅是為了研究,而是為了「改善地球上所有人的生活」。
NASA宣佈探月任務名單 女性、非裔太空人首次入列
明年參與「阿耳忒彌斯2號」的成員包括第一位女性、第一位非裔人士和第一位加拿大人。這是繼「阿波羅」任務結束後,半個世紀以來最引人注目的月球探索任務。
夏威夷夜空突降綠色光幕 疑來自中國衛星
1月底,日本國家天文台設在美國夏威夷的昂星團望遠鏡拍攝到了一組奇怪的畫面:夜空中突然出現了數條綠色雷射束,宛如幕布一般快速移動,前後只持續了約1秒。現在,日本國家天文台基本判定,光幕來自一枚中國大氣監測衛星。
千鈞一髮: 小行星2023 BU與地球擦肩而過
小行星2023 BU是我們人類遇到的距離地球最近的近地天體——距離地球僅數千公里,這樣的小型太空岩石有可能威脅到我們重要的通信衛星。
太空競賽升溫 NASA憂中國登月聲張主權
中國與美國登月競賽愈趨緊張,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尼爾森(Bill Nelson)1日接受美國媒體Politico採訪時示警,中國宇航員如果登陸月球,可能宣佈對月球領土的主權。
探月飛船順利返回地球 美國開始暢想火星
整整五十年前,美國的阿波羅17號結束了載人登月任務。如今,美國再次開啟登月新篇章,獵戶座飛船完成了繞月飛行返回了地球。儘管此次測試飛行只搭載了假人,但是NASA已經開始暢想載人登陸更遙遠的火星。
NASA「飛鏢」成功撞擊小行星
美國航空航天局9月26日成功以太空飛行器「飛鏢」(Dart)撞擊小行星以改變其運行軌道。這項實驗的目的是測試如何保護地球避免小行星撞地球的危險。
美國登月火箭發射二次叫停
美國航天局周六再度推遲發射探月火箭計劃。「阿爾忒彌斯1號」在點火前3小時因燃料洩漏中斷發射,目前尚未對第三次發射計劃做出決定。
中國火箭殘骸墜菲律賓外海 NASA批:中方未分享軌跡
上周成功發射的長征五號B火箭,其殘骸本周末墜落於菲律賓巴拉望島附近的海域,美國NASA局長尼爾森發布聲明批評:中國沒有分享具體的軌跡訊息,這些碎片可能會為生命和財產帶來巨大風險。
韋伯望遠鏡彩照 帶你看從未見過的宇宙
美國已經披露了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第一批全彩照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表示,望遠鏡從距離地球100萬英裡處拍攝的這些照片是有史以來對宇宙最深入的觀察。這些照片顯示了最早的恆星和星系。
NASA警告中國或佔領月球 北京:罔顧事實
日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署長尼爾森(Bill Nelson)接受訪問時表示,對中國的太空計劃感到擔憂,同時警告各國要提防中國佔領月球。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指美方「罔顧事實、信口開河」。
天外來客撞地球?火箭升空把它擋
美國宇航局11月23日發射了一枚特殊的航天器,前往探測兩枚近地小行星。不過,此次任務的主要目的不是科研,而是測試如何通過衝撞改變小行星飛行軌道。掌握這一科幻電影中常見的技術將有助於未來防範地球遭受小行星撞擊。
火星不夠遠 SpaceX要去木衛二
億萬富翁馬斯克的私營航天公司SpaceX日前獲得了一筆NASA大訂單:探測木星的衛星。按照計劃,SpaceX的火箭將在2024年發射,前往環木星軌道,其主要探測目標是木衛二。
空間站和火箭殘骸墜海之後?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數以百計的火箭丶空間站和衛星的碎片已經返回地球。它們通常被丟棄在海裡。這樣做的可持續性如何?
NASA:阿波菲斯小行星不再對地球構成威脅
美國天文學家近日確認,被稱作「毀神星」的近地小行星阿波菲斯至少在未來一百年內都不會威脅到地球的安危。此前科學家曾預測它會在2068年撞擊地球。
中俄合建月球科研站 聯合對美?
中俄簽署備忘錄,合作建設在月球表面或月球軌道上的科研站。這是邁向簽署協議的一步。有俄羅斯專家稱,這是對美國「阿耳忒彌斯計劃」的回應。
火星上的聲音,你聽到過嗎?
火星什麼樣?有沒有聲音?NASA今日揭開謎底。
隱瞞與中國合作: NASA科學家承認有罪
一名NASA資深科學家被指控隱瞞了參與中國「千人計劃」的事實。日前,他向法庭承認有罪。自2018年以來,美國政府將「千人計劃」視作國家安全威脅,已經有多名學者因此受到指控。
NASA與SpaceX合作將4名太空人送上太空
SpaceX龍飛船今年8月成功載人往返國際太空站之後,11月15日搭載國際太空總署(NASA)太空人上國際太空站,這也是NASA首次使用民間企業的太空船將宇航員送上太空。
"毅力"號今啟程 尋找火星古老生命跡象
美國宇航局(NASA)7月30日發射了最新火星探測器,尋找火星上的古老生命跡象,並為人類有朝一日去這顆紅色星球考察鋪路。這也是本次火星探測窗口期內出發的第三枚探測器,前兩枚探測器分別由阿聯酋和中國發射。
2020群雄逐鹿 探測火星再掀高潮
今年夏天的火星探測發射窗口中,阿聯酋、中國、美國分別派出了自己的探測器。由於公轉軌道的原因,一旦錯過了本次發射窗口,火星探測任務就得再等26個月。
NASA:載人龍飛船將於周三在美國本土發射升空
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技術公司SpaceX創造了歷史:它開發的新一代載人航天器計劃於周三升空。這將是美國人首次在美國本土完成軌道發射,也將是非俄羅斯飛行器近十年首次進行載人飛行。
中國2月經濟大衰退 停工意外降低空污
中國製造業生產活動指數在2月份以最快的速度收縮,比全球金融危機時期還要糟糕。不過這也意外地讓中國許多工業重鎮的污染大減。
月球年方幾何?月岩樣本裡找答案
1969年-1972年間登月的12名美國太空人,在月球表面安裝了雷射反射鏡、太陽風探測儀,還帶回了幾百公斤的月球岩石。對於科學家來說,這些石頭是真正的寶石。
小行星撞擊地球,可不是好萊塢大片
本周,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聚集在美國馬裡蘭州,討論宇宙空間的小行星給地球帶來的危險以及多種防禦策略。
星際爭霸:美中太空競賽時代即將到來?
二戰後的數十年裡,處於冷戰中的美、蘇在航天領域展開劍拔弩張的競賽。然而如今,最讓華盛頓警惕的是中國的航天項目。
專訪:德國專家「怒贊」中國航天
中國成為將探測器送往月球背面的首個國家。此舉意在何為?政治、強權、形象?——德國航天專家洛倫岑(Dirk Lorenzen)表示,這全屬「無稽之談」。他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嫦娥四號使命主要與科學有關。
輝煌時刻:「洞察號」登陸火星!
NASA's InSight robotic lander touches down on Mars to begin collecting information
蔡過境美待遇提高?分析:延續性大於突破性
蔡英文這趟外訪兩次過境美國被輿論喻為具多重突破。在美中台三角關係撲朔迷離的情勢下,蔡英文此行真的有意外收穫嗎?台灣中美關係學者丁樹范向《德國之聲》分析箇中含義。
美發射「帕克探測器」 探索太陽更近一步
美國太空總署發射了一個太陽探測器「帕克」號,應用了最新科技,預計將進入太陽日冕層。
土衛二有望成為新地球?
去年完成使命、墜入土星大氣層的卡西尼探測器,為科學家留下了豐厚的數據遺產。德國海德堡大學的學者分析數據後認定,土衛二很可能擁有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不過:土衛二的表面溫度僅有攝氏零下198度。
再探火星!NASA「洞察號」啟程
研究火星的科學家又有了一枚「新玩具」:美國宇航局著陸器「洞察」(「InSight」)升空飛往該星球。今年11月底,InSight將登陸火星,然後,深入探究火星之謎。
星際殖民?NASA將人類精子送上太空
將來,人類在進行漫長的太空旅行時,是否能夠實現種群的繁衍?為瞭解開這個事關人類興亡的大問題,美國科學家決定先設立一個「小目標」:探究失重環境下人類精細胞的反應。
飛船再利用 SpaceX執行太空補給任務
周一,Space X 成功將過去使用過的零件再度發射到外太空。這個做法有望大幅降低太空旅行的成本。
天宮重返大氣層 落地前燒毀
「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一如預測,在4月2日再入大氣層燒毀。也符合航天專家預測,大多數器件再入大氣層過程中已燒毀。
天宮即將墜地球,各國專家不擔心
據中國航天局以及歐洲空間局的最新預測,「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將在4月2日再入大氣層燒毀。由於中國航天部門兩年前就失去了與該航天器的聯繫,因此無法準確控制其落點與再入時間。航天專家表示,殘骸導致地面人員傷亡的概率極低。
百年大計:「錘」擊「不死鳥」
根據最新測算,2135年9月25日,一枚叫做「不死鳥」的小行星將「危險接近」地球。美國宇航局估計,這枚直徑500米、7900萬噸重的天體將有1/2700的概率撞上地球。現在,科學家們已經在為一個多世紀後的潛在危險制訂預案。
女太空人打破美國人太空記錄
美國女太空人Peggy Whitson已在太空生活了535天,成為在太空停留時間最長的美國人。為此她收到了來自家鄉的問候。
迄今最慢食黑洞:十年吃一星
據一個美國科研小組觀察,一個黑洞用了十多年時間才吞噬一顆恆星,而大部分黑洞對此只需1年時間。
上一頁
第1 頁,共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