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德國聯邦情報局
2006年5月11日看不見的成績,看得見的失誤?
1946年,美國佔領軍就已經建立了它的前身,當時的名字叫「蓋仁組織」(Organisation Gehlen)。10年後,1956年4月1日,艾德諾總理領導的聯邦政府決定建立這麼一個國外情報機構。內閣的決定中說:「建立一個機構,名為聯邦情報局。它從屬於聯邦總理府。」
今天,聯邦情報局有約6000名工作人員,分佈在南部的普拉赫(Pullach)、柏林和世界各地。它有8個部門,通過各種人員和技術手段進行情報偵察工作,並對國家機構的訊息進行鑑別,給德國政府提供重要的政治情報。
還在紅綠當政時,已經決定把聯邦情報局遷往柏林,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爭議。2008年底,搬遷將完成。但慕尼黑附近的普拉赫的所在地仍然保留,而且留在那裡的工作人員將比原計劃的多。
睡過了建柏林牆的時光,捲入了諸如伊拉克戰爭事件這樣的醜聞,在普拉赫和柏林的拔河中幾乎被撕裂:BDN-德國的外國情報機構多年來成了給媒體提供負面大標題最多的之一。德國的這個外國情報機構真的象媒體經常說的那樣為錯誤和失敗包圍著嗎?還是應該象這個機構的人說的那樣去理解:由於它的成績是看不見的,所以它的失誤就更看得見了?
用納粹資源和人員:一個問題多多的開端
二戰後誕生的聯邦情報局前身就是一個含有不少問題的產物。1946年建立時,是作為美國情報機構的一個輔助機構,由原納粹軍隊的少將、境外東部軍團司令官萊茵哈德.蓋仁(Reinhard Gehlen)領導。冷戰之初,蓋仁從他的檔案資料裡給美國人提供了重要的情報。與此同時,他錄用了大量原納粹軍隊的軍官。甚至原蓋世太保、黨衛軍(SS)和納粹安全局(SD)的成員也得到納用。
一開始,這個「蓋仁機構」的任務就很明確:針對蘇聯大帝國進行情報活動。接下來的聯邦情報局也是以奮勇名世。在華沙條約國的黑名單裡,德國的聯邦情報局被列為「第2號敵人」。頭號敵人是美國中央情報局。
但是,與美國中情局相比,德國聯邦情報局還只能說是個「地方性玩家」。在所謂的「德德情報決斗」中,聯邦情報局的業績並不光輝:許多聯邦情報局間諜被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破獲;發生了一些轟動一時的叛逃事件;普拉赫總部裡潛入了許多東德「鼴鼠」。
艱難尋找新路
冷戰結束後,聯邦情報局艱難地尋找著新的道路。當時的總理府情報協調官貝倫特.施密德鮑爾說:「世界在1989-1990年間以一種特殊的力度被改變了。我們不再有世界的兩極,我們有了更多的透明度。鐵幕不復存在,蘇聯不復存在,華沙條約解除了,共產主義一夜之間消失了。但我們有新的威脅,新的挑戰。對付這些新東西,必須合作。」
新的威脅叫恐怖主義,叫核生化武器擴散,叫有組織的刑事犯罪,武器、人口和毒品走私,還有洗錢。這些雖然跟國外情報機構的傳統任務不太一樣,但同樣擁有法律依據。聯邦情報局法中規定:「聯邦情報局任務是蒐集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具有外交和安全政策意義的關於外國的情況、所需的情報,並對之進行鑑別。」
原聯邦情報局局長、現任聯邦內政部國務秘書的奧古斯特.哈寧是這樣表達的:「聯邦情報局向聯邦政府提供的訊息必須是別人無法提供的。聯邦政府必須不斷地在外交政策、國防和安全政策領域作出決策,它需要最佳的訊息。一方面,當然是公開的訊息,即可以通過外交渠道獲得的。但它也需要通過情報手段獲得的秘密訊息。」
跟其它國家的國外情報機構不同的是,聯邦情報局受到明確的約束:不可在國內活動,不可在外國進行顛覆性活動,並受到聯邦議院一個所謂議會監督主席團的嚴厲的政治監督。這個監督主席團由所有議會黨團的代表構成。
新的重點和方向
最近幾年裡,聯邦情報局的工作重點主要根據地理位置和傳統關係而定。情報局加強了跟東歐夥伴機構的合作,加強對犯罪和走私偷渡路線的觀察。聯邦情報局對中東瞭解的深度使它成了西方情報機構在這個地區與恐怖主義鬥爭和爭取和平的理想夥伴。因此,聯邦情報局在伊拉克戰爭中向美國提供情報並非偶然。
原來在總理府主管監督情報工作的、現任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對聯邦議院這樣解釋:「我們理所當然地沒有停止我們這方面的合作。這是我們的立場。它是正確的,因為儘管那時存在種種分歧,但我們仍然是夥伴和盟友。它是正確的,因為我們共同的敵人過去和現在都是國際恐怖主義。」(Alexander Andreev)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