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人生如戲—「牛皮」揭開「電的影子」

2005年5月25日

波昂漢學學會主辦的中國電影周「電的影子」昨晚(5月24日)開幕。一部實驗風格的DV影片——《牛皮》成為開展重頭戲。這部毫不起眼,卻非常自信的作品曾在今年的柏林影展上爆冷門獲「卡利加裡獎」(Caligari)。令人遺憾的是,年僅24歲的影片創作人、北京電影學院的在校研究生劉伽茵未能如約出席開幕式。

https://p.dw.com/p/6hAY
《牛皮》全部劇組人員圖片來源: DW

作為波昂首屆中國電影節的特邀嘉賓,劉伽茵倉促爽約自然事出有因。主辦單位表示,《牛皮》近日已被一家法國電影發行公司買斷版權,一切相關的文化及商業活動均不再由影片的精神主人劉伽茵做主。嚴格說來,就連劉伽茵事先授予的《牛皮》放映權都成了問題。不過,一百多名趁興而來的熱情觀眾終究沒有敗興而歸,帶著一種既掃興又儌倖的心理,共同觀摩了這部傳說中的青春神勇之作。

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新銳電影人劉伽茵包攬了長片處女作的全部幕前幕後工作,自編、自導、自演、自拍、自錄、自記,全部場景就是自家不足50平米的小屋,全部演職人員就是自己外加親生父母(還有兩只貓的友情客串)。昏暗的光線,模糊的鏡頭,毫無背景音樂,每隔十幾分鐘就有火車經窗口隆隆而過……一切可以稱為技術細節、為影片增添美感的修飾都被省略掉了,剩下的東西有些類似於家庭錄影。或者觀眾也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個隱形人,潛入北京一戶三口之家,看到一幕幕平淡、細碎、煩惱不斷卻又其樂融融的生活圖景。

劉伽茵確實勇氣可嘉,勇氣之一:敢於相信生活就是戲。當今大製作、高投入的視覺盛宴慣壞了觀眾的胃口,教人金食玉粒噎滿喉,而初試身手的劉伽茵竟敢捧出窩窩頭。進影院的現代人多半花錢買感動,刺激一下過於麻木的神經,而《牛皮》既無懸念,也不煽情,片如其名,就像一張未經加工的粗糙牛皮,將附帶烙印傷痕的天然價值鋪展開來。

勇氣之二,這位尚未走出校園的文學專業在讀研究生敢把自己的試驗性習作上交國際電影節。 不過,事實證明,其貌不揚的《牛皮》最終打動了柏林影展評審委員會的心,劉伽茵被授予「卡利加裡獎」,以表彰她在電影形態及故事方面的創新。

《牛皮》究竟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呢?不喜歡它的人大多中途退場,因為劉伽茵的釣鉤沒裝任何誘餌,嘗不到甜頭又缺乏好奇心的魚兒早就逃之夭夭了。不過隨著影片內容的逐步推進,觀者也開始被帶進深水區,潛入這個三口之家的日常生活,領會他們的喜怒哀樂。

一個平凡的父親,用自己的方式深愛著女兒,逼她喝牛奶、吊門框,再不厭其煩地測量長高成果。他的職業是皮包個體戶,自行設計自行加工,換一個合適的時間和地點,也許會成為很有創意和審美能力的藝術工作者,不過現在只能靠打廉價牌苟求生存。

一個賢惠的母親,普通工人,時常為不佳的生活狀況感到擔憂,但又懂得在女兒面前維護丈夫的尊嚴。

一個小個頭的女兒,大學生,看不慣父親的吃相,又惦記著父親本命年的生日。會替父母分憂,也會和父母頂嘴。

如此三人組合成為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市井之家,懷著種種內心缺憾,過著遠談不上稱心如意的生活。然而,能把一頓炸醬面都吃得那麼有聲有色,把一場皮包秀演得那麼繪聲繪色——那依然是一個溫暖、幸福、充滿希望的家庭。

《牛皮》的製作無疑是粗陋的,正如「父親」店裡的手工皮包,不過無論你承認與否,那也是一種「夢一般」的藝術。圖案及款式設計自有獨到的匠心,零散的皮革原料是靠一針一線、一錘子一鉚釘地縫好、打製好,付出的心血勞動該有多少呢?

雖然褒貶不一,眾說紛紜,劉伽茵的作品還是得到了不少人的喜歡。很多點頭贊許的觀眾表示,《牛皮》牽動了他們的情感,漫溢著親情的溫暖。

Pressefoto zu Roter Nachrichtensoldat
文革歷史圖片圖片來源: Li Zhensheng/CONTACT Press Images

中國電影周還將在隨後幾天內陸續放映《蘇州河》(導演婁燁)、《巴爾扎克與小裁縫》(戴思傑)、《洗澡》(張揚)、《活著》(張藝謀)、《夏日暖洋洋》(寧瀛)。另外,義大利電影大師安東尼奧尼1972年舊作、頗具爭議性的歷史紀錄片《中國》將於本周五成為影展焦點。波昂漢學學會還組織了相關的論壇討論會,邀請著名漢學、新聞界人士參與。德國之聲也是此次電影節的協作單位。(亞思明)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