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人生如戏—“牛皮”揭开“电的影子”

2005年5月25日

波恩汉学学会主办的中国电影周“电的影子”昨晚(5月24日)开幕。一部实验风格的DV影片——《牛皮》成为开展重头戏。这部毫不起眼,却非常自信的作品曾在今年的柏林影展上爆冷门获“卡利加里奖”(Caligari)。令人遗憾的是,年仅24岁的影片创作人、北京电影学院的在校研究生刘伽茵未能如约出席开幕式。

https://p.dw.com/p/6hAY
《牛皮》全部剧组人员图像来源: DW

作为波恩首届中国电影节的特邀嘉宾,刘伽茵仓促爽约自然事出有因。主办单位表示,《牛皮》近日已被一家法国电影发行公司买断版权,一切相关的文化及商业活动均不再由影片的精神主人刘伽茵做主。严格说来,就连刘伽茵事先授予的《牛皮》放映权都成了问题。不过,一百多名趁兴而来的热情观众终究没有败兴而归,带着一种既扫兴又侥幸的心理,共同观摩了这部传说中的青春神勇之作。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锐电影人刘伽茵包揽了长片处女作的全部幕前幕后工作,自编、自导、自演、自拍、自录、自记,全部场景就是自家不足50平米的小屋,全部演职人员就是自己外加亲生父母(还有两只猫的友情客串)。昏暗的光线,模糊的镜头,毫无背景音乐,每隔十几分钟就有火车经窗口隆隆而过……一切可以称为技术细节、为影片增添美感的修饰都被省略掉了,剩下的东西有些类似于家庭录影。或者观众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隐形人,潜入北京一户三口之家,看到一幕幕平淡、细碎、烦恼不断却又其乐融融的生活图景。

刘伽茵确实勇气可嘉,勇气之一:敢于相信生活就是戏。当今大制作、高投入的视觉盛宴惯坏了观众的胃口,教人金食玉粒噎满喉,而初试身手的刘伽茵竟敢捧出窝窝头。进影院的现代人多半花钱买感动,刺激一下过于麻木的神经,而《牛皮》既无悬念,也不煽情,片如其名,就像一张未经加工的粗糙牛皮,将附带烙印伤痕的天然价值铺展开来。

勇气之二,这位尚未走出校园的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敢把自己的试验性习作上交国际电影节。 不过,事实证明,其貌不扬的《牛皮》最终打动了柏林影展评审委员会的心,刘伽茵被授予“卡利加里奖”,以表彰她在电影形态及故事方面的创新。

《牛皮》究竟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呢?不喜欢它的人大多中途退场,因为刘伽茵的钓钩没装任何诱饵,尝不到甜头又缺乏好奇心的鱼儿早就逃之夭夭了。不过随着影片内容的逐步推进,观者也开始被带进深水区,潜入这个三口之家的日常生活,领会他们的喜怒哀乐。

一个平凡的父亲,用自己的方式深爱着女儿,逼她喝牛奶、吊门框,再不厌其烦地测量长高成果。他的职业是皮包个体户,自行设计自行加工,换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也许会成为很有创意和审美能力的艺术工作者,不过现在只能靠打廉价牌苟求生存。

一个贤惠的母亲,普通工人,时常为不佳的生活状况感到担忧,但又懂得在女儿面前维护丈夫的尊严。

一个小个头的女儿,大学生,看不惯父亲的吃相,又惦记着父亲本命年的生日。会替父母分忧,也会和父母顶嘴。

如此三人组合成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市井之家,怀着种种内心缺憾,过着远谈不上称心如意的生活。然而,能把一顿炸酱面都吃得那么有声有色,把一场皮包秀演得那么绘声绘色——那依然是一个温暖、幸福、充满希望的家庭。

《牛皮》的制作无疑是粗陋的,正如“父亲”店里的手工皮包,不过无论你承认与否,那也是一种“梦一般”的艺术。图案及款式设计自有独到的匠心,零散的皮革原料是靠一针一线、一锤子一铆钉地缝好、打制好,付出的心血劳动该有多少呢?

虽然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刘伽茵的作品还是得到了不少人的喜欢。很多点头赞许的观众表示,《牛皮》牵动了他们的情感,漫溢着亲情的温暖。

Pressefoto zu Roter Nachrichtensoldat
文革历史图片图像来源: Li Zhensheng/CONTACT Press Images

中国电影周还将在随后几天内陆续放映《苏州河》(导演娄烨)、《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戴思杰)、《洗澡》(张扬)、《活着》(张艺谋)、《夏日暖洋洋》(宁瀛)。另外,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1972年旧作、颇具争议性的历史纪录片《中国》将于本周五成为影展焦点。波恩汉学学会还组织了相关的论坛讨论会,邀请著名汉学、新闻界人士参与。德国之声也是此次电影节的协作单位。(亚思明)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