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生產結構才是歐洲紡織業的出路
2005年9月6日歐中紡織品糾紛取得的妥協是公正的,但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這是因為雖然歐洲進口商已經付款的八千萬毛衣、褲子、汗衫、胸罩等服裝被扣壓在港口的狀況終於結束,但今後兩年內歐盟進口的中國的紡織品將大幅減少。商家為了應對這一情況,可以提高從其它國家的進口量,但由此產生的費用也許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此外,歐洲服裝生產廠家從中只贏得了少許時間,因為紡織品和服裝貿易過渡期的有關規定2008年到期,屆時中國就可以以自己的產品主宰世界貿易。
四十多年來,國際紡織品和服裝貿易通過配額制度進行調節。2004年底,這項國際紡織品協定到期,但在2008年以前,實行過渡期有關規定。實行過渡期的唯一原因是,一些國家延誤或無視結構轉換。在歐洲,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義大利和部分法國的情況就是這樣,而在德國和英國,一度重要的紡織行業已所剩無幾,紡織和服裝生產已大部消失,除了一些專業性很強或世界領先的工業紡織品企業外,只有生產高度時髦和高價產品的廠家得以生存下來。它們之所以能生存,是因為其設計和品質在國際市場上排在前列的緣故。
德國得以維持下去的主要原因是生產紡織機械。在紡線機、織布機和工業縫紉機的生產方面,德國和日本的廠家主導了全球市場。中國是購買這些機器的大買主,如1994年至2003年期間,全世界賣出的織布機中有一半安裝在中國。並非人們想像的那樣,中國有千百萬老奶奶為了一份難以餬口的薪水在編織毛衣,事實是中國建成了高度現代化的工業。低薪水固然對競爭起到某種作用,但絕不是關鍵作用。中國提供的雖然是大批量商品,但品質一流、價格低廉、而且供貨高度靈活。
孟加拉國、柬埔寨和越南的薪水更低,但中國的生產率高多了。此外,中國具有一整套提高價值的價值鏈。例如,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產國,並且完全並入了歐美商業公司集團的物流體系。目前,中國提供的服裝佔全球服裝貿易總量的25%,中國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產和供貨國,但中國的潛力還遠遠沒有全部發揮出來。
2008年完全放開紡織品和服裝貿易以後,面對廉價進口品的壓力,再保護歐洲廠家毫無意義,這樣的做法注定要失敗。規定配額的世界紡織協定最終結束是早已宣佈的事情,每個業內人士、包括政界人士,都知道過渡期行將結束。唯一的解決方法是以進攻姿態去適應自由貿易。德國做這件事的時候,失去了大量的企業和就業崗位。在紡織品和服裝貿易方面,德國接受了巨額入超的現實,但在出口與此相關的機器方面,卻贏得了出超。在自由貿易中,拒絕轉換結構、抱著過去不放的人難以生存下去。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本站網址: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