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阿薩德家族
以色列-哈馬斯戰爭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核能
核能通常指原子核的能量,可以透過核聚變、核裂變或放射性核衰變釋放出來。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美媒:台山核電廠法國合資夥伴曾致函美國求救
位於中國廣東省的台山核電站是一家中法合資公司。美媒報導,法國合作夥伴法馬通公司因台山「緊急的放射性威脅」,向美國求救,分享技術援助。
力抗中國 美加強核武現代化
熟知國防預算的人士指出,為了威懾中國,拜登將改變傳統預算的分配方式,替核武現代化挹注資金。
中俄領導人出席核電站開工儀式 美媒:聯手抗美
本周三(5月19日)中俄領導人通過影片連線的方式參加兩國核能合作項目——田灣核電站和徐大堡核電站的開工儀式。美聯社分析認為,這一活動反映了兩國關係不斷靠攏,聯手對抗共同的地緣政治對手美國。
車諾比核电站洩漏35年後
車諾比核电站洩漏事故35年後,該地區很多地方仍是「鬼城」。不過,每年也有好奇的遊人前來參觀。
若綠黨大選獲勝,將會推行哪些新政?
隨著總理候選人的確定,綠黨的競選活動已正式拉開序幕。綠黨的目標很明確:他們希望進入政府。那麼,綠黨的施政綱領又有哪些內容呢?
美軍司令:中國新核能設施恐產生大量製造核武的鈈
美國戰略司令部負責人理查德20日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中表示,有跡象顯示中國研發新一代的核電設施可產生大量的鈈,而中國可運用這些原料製造核武。
日本確定排福島核廢水入海 鄰國表示反對
日本政府周二定案,要將100多萬噸福島核電站污染水過濾後排入大海,這引發韓國丶中國等周邊國家擔憂。
伊朗與世界大國就重啟核協議進行「建設性」會談
伊朗與德國丶中國丶法國丶英國和俄羅斯等周二在維也納舉行「建設性」的會談,討論如何恢復伊朗核協議。作為中間人的歐盟預期,未來將經歷一段「複雜的過程」。
專訪:「核電使氣候危機惡化!」
核電能幫助我們實現氣候目標嗎?《世界核工業現狀報告》的主編邁克爾‧施耐德(Mycle Schneider)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給出否定答案,並解釋其中原因。
福島核災難——德國能源轉型導火索
十年前,日本福島發生嚴重反應堆事故,這直接導致德國走上永遠告別核電之路。出於氣候保護考慮,其它國家卻在核電中見到新機遇。
日本福島附近7.3級地震 核電設施未受損
日本福島以東海域周六夜間發生強烈地震,日本官方表示,此次地震不會引發海嘯,震區內的核設施無異常,目前也沒有重大人員傷亡的報告。
中國國產「華龍一號」核電機組投入商業運行
在「中國製造2025」規劃中,減少在關鍵領域對西方技術的依賴性是核心目標之一。本周,中國首批自主研發的核反應堆「華龍一號」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北京設立了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預計未來核電在電力供應中所佔比例還會增加。
中國國產核反應堆首次並網成功
由中國獨立研發的 「華龍一號」核反應堆日前首次並網成功。中核集團宣稱,這一成功「標誌著中國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
反核運動(上):存在33天的德國「國中國」
「文特蘭自由共和國」——1980年,德國反核人士在一個政府計劃設址存放核廢料的地方,創建起一個現實版的「烏托邦」,還簽發自己印製的「護照」。
反核運動(下):一位支持抗議者的縣長
警察從直升機上向人群投擲催淚彈,有人向警察投擲石塊、甚至點燃了警車。八十年代巴伐利亞州的這一幕,被媒體稱為形同「內戰」。而其起因,是要在當地修建一個核廢料處理廠。
金正恩再現身 討論提升北韓核能力
近來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的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主持了一次北韓軍事會議,會議就提升該國核能力進行了討論。
德國政府:對待核能態度沒有改變
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第三輪電視政見發表會上,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指責蔡英文執政3年半來,能源政策完全走偏。他說連德國都決定重新思考,退出核能是正確還是錯誤的。不過,在退出核能的問題上德國真的重新做考慮了嗎?
揮別核能後 德國也將與煤炭說再見
德國環境部長宣佈,該國加入多國政府組成的"助力淘汰煤炭聯盟"。上周五,德國政府推出了氣候保護一攬子計劃,價值540億歐元。
福島核事故:前東京電力公司3高管獲無罪判決
日本福島核災難發生多年後,依然無人受到法律追究。作為被告的3名東京電力公司前高管堅稱,損壞了福島核電站的那次大海嘯「無法預見」。
金正恩祝世界各國人民新年快樂
新年伊始,很多國家的領導人都發表新年賀辭,但是對北韓來說, 這是對世界政治施加影響的一個機會。平壤領導人金正恩講話的矛頭主要針對西方超級大國,而且不無威脅的味道。
金磚:非洲、核電、自貿
第十屆金磚國家峰會在周五結束。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這五個世界最重要的新興國家強調了團結、力挺自貿。
俄羅斯「浮動車諾比」出海
俄罗斯修建的海上浮動型雙核反應堆已經離開聖彼得堡港,開始了前往西伯利亞漫長而緩慢的旅程。環保人士對此提出強烈批評,稱這個可以移動的海上核反應堆一旦發生事故,會給北極部分地區帶來危害。
梅克爾的从政生涯:從害羞的女孩開始
「煤改氣」遇困境!核能供暖解決問題?
燃煤污染環境,天然氣供不應求,究竟怎樣才能解決中國供暖困境?中核集團表示能解決問題,前提是:你願意在城市裡建造一個低溫核反應堆。
日本批准重啟京都附近兩座核反應堆
2011年福島核災難後,對核電的民意支持降至低點,火力發電則比重上升。六年後,日本開始重新恢復核電能力。
幫中國發展核能 台裔美國人遭判刑
美國司法部當地時間周四宣佈,因非法在中國發展核能技術,美國地方法院判處生於台灣的美籍華裔核能工程師何思雄(Szuhsiung Ho)兩年徒刑。
核電是選項?民進黨政府否認
台灣出現限電危機,工商團體會見總統蔡英文後轉述,蔡英文表示,電不夠用時,核電也是選項之一。但總統府澄清,不會放棄非核家園目標。
中國:一邊建環境牌坊,一邊做核能大戶?
隨著美國退出全球氣候政策,中國儼然以應對地球變暖的先鋒自居。對北京而言,擴建核能是能源發展戰略中的重點。中國的眾多鄰國們也持相同觀點。
法國一核電站發生爆炸
本周四,法國弗拉芒維爾核電站發生爆炸,事故發生在無核區域。法國當局表示,爆炸不會造成核污染。
能源企業勝訴 德國政府要賠錢
由於加速退出核能,德國政府現在需要向能源企業提供賠償。Eon、RWE和Vattenfall三家能源企業向位於卡爾斯魯厄的德國聯邦憲法法院狀告德國政府。該法院今天做出裁決。
瑞士人反對過快向核能說不
瑞士周日舉行公投,決定是否盡快退出使用核能。但多數投票者反對最晚於2029年關閉所有核電站。
印度總理莫迪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晤
正在日本東京訪問的印度總理莫迪周五表示,印日兩國的觀點"愈發趨同"。莫迪強調,印度與日本的緊密關係將能夠起到穩定亞洲局勢的作用。非政府組織則擔心,兩國簽署的核能合作協議會加劇亞洲地區的核擴散。
閒話德國:一個道德至上的民族
在德國,圍繞一個話題的討論很快會上升到道德的高度。這種方式的好處是:每個人都可以發言,而且善與惡非常容易分辨。專欄作者張丹紅對此很不以為然。
德語媒體:英國的賠本生意和北京的"算盤"
在批準有中國國企參與的歐洲最大核電項目後,英國政府打算以"黃金股"新規,以防北京在英國電力供應領域謀求更大的控制權,引發德語媒體的關注。
英國批准辛欣克利角核電項目
英國政府周四批准價值240億美元的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繼續進行。首相德蕾莎‧梅伊數周前宣佈重新審核該項目後,英国与中国、法國的關係緊張,德蕾莎‧梅伊的投資政策引發疑問。
德語媒體:能源政策的困境
連雲港民眾反對核廢料處理廠選址的抗議引起了德語媒體對中國能源政策的關注,北京一方面要告別煤電,另一方面卻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紛紛遭遇瓶頸。此外率真少女傅園惠在裡約大膽承認自己「姨媽」來訪,也成為關注話題。
梅首相強調致力於增進英中關係
在倫敦以國家安全利益為由推遲240億美元核電項目而導致爭議背景下,英國新任首相梅致函中國領導人,尋求加強雙邊貿易與合作。
德語媒體:中國政府對民眾抗議的應對之道
周一的德語報刊,將目光投向了江蘇省連雲港的反核抗議,以及優步與滴滴的恩恩怨怨。
「中國向英國發出迄今最嚴厲警告」
為敦促欣克利角核電項目順利實施,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撰文指出,當前中英關係正處在一個重要歷史時刻,希望英政府盡早做出決定。英媒認為「中國向英國發出迄今最嚴厲的警告」。
連雲港民眾反核遊行 政府稱選址尚未確定
多家媒體報導,上周末連雲港數千市民舉行抗議集會,反對政府在當地建造核廢料加工廠。事發後連雲港官方安撫民眾稱,連雲港只是選址之一,興建地點尚未決定。
連雲港官方通知嚴禁黨員非法集會
自法新社等西方媒體就周末(8月6日、7日)連雲港數千市民舉行抗議集會,反對政府在當地建造核廢料加工廠的報導之後,周一,連雲港市紀委網站公佈了關於嚴禁共產黨員和國家公職人員參與非法聚集等活動的通知。
英國核電爭議 北京:絕不容忍「無端指責」
中國外交部周一表示,希望英方盡快做出決定,確保欣克利角核電項目能夠順利實施。上周五,德蕾莎‧梅伊領導的英國內閣表示,將重新考虑是否批准中法合作投資的英國欣克利角核電項目。
前內閣高官:梅首相早不滿中國在英投資核電
英國新內閣突然宣佈,推遲批准中方參與的核項目。一名前內閣高官透露,對於卡梅倫極度熱衷吸引中國投資,梅在擔任內政大臣就感到不滿。
中國在南海建核電站?
《環球時報》引述中核集團官方微信稱,中國「將在南海島礁建造20座海上核電站」,但相關消息隨後被刪除。「澎湃新聞網」稱這是一條「標題黨」新聞。
誰來為核電下馬買單?
德國聯邦政府迅速做出核電站下馬的決定,但是誰來承擔關閉核電的費用問題,卻遲遲難以澄清。多家德國能源公司狀告法庭,要求政府給予賠償。
德國環境部「三十而立」
前聯邦環境部長特裡廷接受德國之聲專訪,回顧了德國環保政策30年來的發展和得失。
中國將在蘇丹興建核電站
中國正積極推行核電「走出去」戰略。本周一,中國與蘇丹簽署框架協議,將在該國興建蘇丹第一座核電站。專家警告,中國在短時間內快速擴張核能工業或造成安全隱憂。
「歐盟欲加強發展核能」 說好的減核呢?
按計劃,德國將於2022 年前關閉國內所有的核電站。而在歐洲範圍內,歐盟委員會卻有意加強發展受到爭議的核技術。
核能發電在歐洲已進入尾聲?
1986年發生的車諾比核電站事故是歐洲發展核電技術的一個转折点。事故後,歐洲新建的核電站明顯減少
中國核能「走出去」 官媒稱讚核安全
中國在建核電站規模為世界第一。官媒稱,中國在核安全領域有出色的成績單:「一克不少、一件不丟」。但專家也指出,中國在海外監管的核項目更容易成為恐怖主義的目標。
上一頁
第2 頁,共9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