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化:IMF和世行60周年面臨的新挑戰
2004年7月22日周二,總部在柏林的非政府組織---世界經濟、生態和發展組織(WEED)發表聲明,譴責IMF和世行過去的60年,是充滿了失敗政策、誤導性貸款、高額債務和可疑發展計劃的60年。WEED專家彼得-瓦爾對媒體說,現在「我們需要放棄新自由主義了」。
國際貨幣經濟組織產生於60年前1944年7月22日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舉行的佈雷頓森林會議。包括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在內、美英主導、有45個國家代表參加的這次會議,決定了戰後國際貨幣體系的基本框架,即美元為中心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是這一體系的基礎,也是聯合國的最重要機構之一。
IMF的宗旨是穩定國際匯率,消除外匯管制,促進國際貨幣合作,並向成員國提供短期貸款,現有184個成員國。目前德國在IMF執行董事會22個董事內5個常任董事中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第三大董事,享有6.11%的特別提款權。中國也是創始成員國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1980年代替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恢復其代表權。
世界銀行作為IMF的姐妹組織,主要是擔保或供給會員國長期貸款,以促進會員國資源的開發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促進國際貿易長期均衡的增長及國際收支平衡的維持。最近30年,世界銀行的工作重心是面向發展中國家,幫助私人企業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在目前3600億美元總額的貸款中,有1350億是針對78個貧窮國家發放的無息貸款。截至2003年6月底,中國從世行獲得的貸款承諾累計總額超過366億美元,支持了245個發展項目。
1971年美元與金本位脫鉤後,佈雷頓森林體系也隨之解體,IMF和世行兩大國際金融組織的定位和地位開始面臨嚴重挑戰。隨著80年代拉美經濟危機的爆發,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和發展中國家都認為IMF和世行在拉美國家推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應當為此負責。89之後,IMF和世行在前蘇東國家推行的休克療法式轉軌方案也因這些國家經濟恢復緩慢而受到普遍批評。1996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爆發以及其後緩慢的恢復,也普遍認為需要由IMF強行推銷的錯誤解決方案負責。
曾經擔任過世行高級副總裁的著名美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裡茨,對這兩個組織的政策和效果不斷提出嚴厲批評,他說,國際貨幣經濟組織戰後50年來為發展中國家開的是一個錯誤藥方,現在,IMF和美國主導的全球化則是一種愚蠢的全球化,經濟全球化使主要大國的經濟問題直接而迅速地影響到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美國經濟持續不景氣,新興市場國家遭受的損失最大。中國現在也許是世界上惟一的一個按照傳統經濟理論管理宏觀經濟並獲得成功的「學生」。
肯亞议會議員奧丁加博士在去年夏天世行舉行的一次研討會上,指責世行誤導性的扶貧政策,「當窮人還沒有錢買吃的時候,他們怎麼能買得起水呢?」世行正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它為全球範圍的南北差異擴大、發展中國家貧困化負責,也要求改革內部體制,結束目前由美國主導、少數發達國家控制的局面。
今年5月,世行在中國上海召開了一個全球扶貧大會,試圖反映各國和各類組織的聲音。前IMF總裁、現任德國總統科勒也承認IMF和世行正面臨危機,德國聯邦政府將為推動它們的改革而努力。德國WEED組織呼籲IMF和世行在其創建60周年之際開始真正的改革,歐盟也可以在這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