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二月初再訪非洲-德國歐洲如是看
2007年1月21日近年來,中國開始加強對非洲國家的發展援助,幫助非洲國家修建學校,提供低息貸款和醫療防疫,受到非洲人的讚揚。但是德國和歐盟的發展援助組織則對中國對非援助持批評態度。他們指責中國援助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取非洲國家的原料,如滿足本國對石油的巨大需求。
聯合國飢餓救濟中心德國分部的阿伯勒說,中國正在公開加強對非洲的援助,其真正目的是為了獲取非洲的原料。當然西方國家對非洲的援助也是出於自己的利益。問題是,中國提供援助,從不考慮受援國的民主和人權狀況。而西方國家及其援助組織則首先將一個國家的民主和法制狀況以及政府是否尊重人權作為援助的前提條件。
石油是中國非洲政策的重點,此外,鐵礦石和棉花也是中國急需的原材料。中國已經成為美國之外的世界第2大石油消費國,是世界第3大石油進口國。僅在2006年,中國就進口了1億8千萬噸石油和石油產品,比2005年增加了15%。具有豐富石油礦藏的非洲成為中國越來越關注的目標。
在中非峰會上,北京政府開始發起了擴大對非援助的宣傳攻勢。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宣佈,到2009年以前,中國對非援助的數額將增加一倍。中國方面承諾,將向非洲國家提供低息貸款近24億歐元以及低息購物貸款20億歐元。中國還將進一步向非洲開放其市場。在北京舉行的中非峰會上,中國甚至鋪上紅地毯迎接實行專治統治的辛巴威领導人穆加貝。
德國的發展援助部部長維喬雷克-措伊爾認為中國的這一行動是一個危險的訊號。雖然近年來德國也在不斷擴大對非援助。尤其是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特別將非洲作為其發展援助的重點。但是柏林政府同時也要求非洲國家必須加強民主與環境保護。
歐盟委員會對非洲實行的戰略與北京政府有所不同。其宗旨是,只有遵守人權,實行民主和法制才能獲得有效發展。因此歐盟外交事務專員瓦爾德納周四訪問北京時要求中國能夠認真負責地向向非洲提供援助。
負責歐盟發展援助事務的專員路易斯.米歇爾的發言人表示,布魯塞爾非常清楚中國的援助有著完全不同的定義。雖然中國也大力援助非洲國家的基礎設施,但是這對中國自己也有好處。此外中國的援助方法也值得討論。西方國家的援助項目都是交給當地人自己實施,而中國的援助工程則是由中國工人自己進行。中國和西方國家的貸款也有區別。中國向非洲大量提供貸款,但是到期必須償還。而西方國家提供貸款則為了幫助非洲國家減免債務。同樣是貸款,但意義完全不同。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