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賴斯訪華背後留下多少懸念?

報摘:邱震海2005年3月24日

本周,美國新任國務卿賴斯訪問中國,並就中美關係向中國領導人提出所謂的「建設性意見」。另外,董建華下台後,香港圍繞著新一任行政長官的產生,又發生了許多風波。

https://p.dw.com/p/6Pi7
大街上找不到的答案圖片來源: AP

賴斯訪華時,據說向中國方面提出了關於中美關係的「建設性意見」。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主管外交事務的中國國務委員唐家璇三月二十一日會見賴斯時表示,中國積極評價賴斯就中美雙邊關係提出的建設性意見,並將認真加以研究。不過,唐家璇沒有透露建設性意見的具體內容,官方新華社稍後發出的正式報導亦刪去唐家璇這句話。

《香港商報》本周發表分析文章,題為《賴斯訪華背後留下多少懸念?》。文章說:「賴斯走了,但留下了巨大的懸念-她到底就中美雙邊關係提出了怎樣的建設性意見?唐家璇對她的意見給出兩點回應:一、中方積極評價;二、中方將認真加以研究。此次中美官員無人願意就此問題作任何透露,只能試著就賴斯所言進行猜測分析。……賴斯在記者會上用了『Not Good』來評價『反分裂法』,美國對此的態度是『不歡迎』,希望中國設法降低台海的緊張關係。這一表態相對溫和委婉,極可能令阿扁政府失望。不過賴斯強調,要『體認此刻最有效的道路,是要有能夠降低緊張的方法』。」
董建華下台與香港平庸化

在香港局勢方面,董建華下台並不意味著香港政局就此走向穩定。《蘋果日報》本周發表署名「張華」的文章,題目是《董建華下台與香港平庸化》。文章寫道:「董建華『因病』辭職,不但凸顯了憲政問題,也折射了香港社會的核心價值,可能正被土共及中國大陸的那一套不斷侵蝕,至少媒體上的輿論已是如此。這種轉變或屬大勢所趨,但是否意味香港正逐步走向平庸、港人不再追求卓越呢? 」

文章寫道:「香港是一個制度化和高度商業化的社會,不少商場準則已滲入社會每個角落。……香港的主流價值也糅合了這種「以表現論英雄」的準則。……相反,中國社會和香港土共,評定一個人的表現,多從關係、動機、目的出發,成就反而是次要的。因此,在政治上犯了『左』的錯誤,最多只會被批評,又或降職,因為『左』代表良好的願望;但犯了『右』的錯誤,輕者開除黨籍,重者坐牢殺頭,因為『右』意味動機不良。」

文章接著寫道:「因此,董建華辭職後,從北京到香港土共,都給予董極高評價……在北京和香港土共眼,董已經下台,犧牲了那麼多,為香港付出心血,就應受到尊重、贊譽,即使香港在他治下千瘡百孔,也不應再被責難。這種言論或多或少代表部份港人意見。或許,大家都不想落井下石,但筆者憂慮,這或意味,香港的核心價值正逐步被土共和北京那套取代呢? 」

後董時代的新三角關係

本周的香港《亞洲周刊》也發表題為《後董時代的新三角關係》的文章。文章說:「公務員出身的曾蔭權,在董建華辭職後依法出任代理行政長官,但面對傳統親北京陣營的不信任,以及泛民主派陣營的「出賣港人利益」的責難,曾如何理順關係,正是對曾的親和力及施政能力的考驗。」

《亞洲周刊》寫道:「自傳出董建華辭職的消息後,有關香港親北京陣營對曾蔭權不滿的傳聞也隨即出籠。有報導稱,親北京人士對董建華辭職事前毫不知情,一點都不似「接近中央」的消息靈通樣子,顯見胡錦濤新領導層最終是棄董而接受港英訓練出來的精英。同時也傳出,政府總部內,一眾政務官頓有「翻身做主人」的感覺,令親北京人士心中不是滋味。……(一位主管港澳事務的北京官員表示,中央理解香港親北京陣營的情緒,並強調,親北京人士「不會死」,日後仍要發揮重要作用。……這位官員點出了香港目前問題的一個要害。曾蔭權甫一上場,馬上嘗到董建華當年左右做人難的滋味。除了親北京人士的懷疑與不滿之外,以「反董」為己任的泛民主派也陷入新的迷思。要不要反曾?怎樣反曾?民主派要求曾在和中央溝通時,不能出賣香港利益。」

《亞洲周刊》分析道:「曾蔭權面對的另一重要挑戰,是七月選舉新的特首的任期,究竟是「另一個五年」還是「董建華餘下的兩年」的爭議。……北京消息表示,人大並不希望再解釋基本法,但香港月前因為一位老婆婆提出司法覆核,令房屋委員會的「領匯」基金至今仍無法上市的教訓,使得中央不得不作出周詳的考慮。……有熟悉曾蔭權的人士透露,曾很清楚目前的處境,相信他會盡量與親北京人士打好交道。……有政界中人指出,比起受盡民主派「倒董」之苦的董建華,曾蔭權相對來說幸運得多。親北京人士中縱然有人對曾蔭權不信任,始終受到北京的「宏觀調控」,至少較難把反曾情緒表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