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更新換代:德國企業需要新經理
2005年8月2日股值上漲10%!戴姆勒克萊斯勒董事長於爾根.施萊姆普(一譯施倫普)辭職竟然引起股市如此反應,真該讓施總裁傷心欲絕。無論如何,施萊姆普任上,數以10億計的資金白白地流走,他能夠全身而退,已經是個奇跡了。
首先是在1992年,當時戴姆勒-賓士航空航天公司(DASA)買下了嚴重受挫的荷蘭飛機製造公司Fokker。為此就花了超過20億歐元。然後是昂貴的購買需要清洗整頓的克萊斯勒和入股日本三菱。兩案都是數以10億計的冒險之旅。
所以,許多人對施萊姆普去年春天得以延長4年任期感到驚訝。現在,他在年底前必須走人了,將絲毫得不到補償或薪水的繼續支付。
戴姆勒克萊斯勒頂層的變遷表明,德國有些東西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德國管理文化動搖了。經營不善者忽然需要承擔責任了。
原因主要在於企業所有人的構成發生了變化。以前,德國企業珠網般交錯參股,這種結構被戲稱為「德國股份公司」。著名的例子之一是由幕尼黑再保險、安聯和抵押聯合銀行構成的所謂「慕尼黑金融三角」。這個三角在抵押聯合銀行被義大利聯合信貸合並後不復存在。
另一個例子是德意志銀行參股於戴姆勒克萊斯勒。這家銀行有傳統地派人擔任這家斯圖加特特大企業的監事會主席。但自從瑞士人掌管了德意志銀行後,德意志銀行跟戴姆勒克萊斯勒的親密關係現在已經成為歷史。銀行開始一步步地擺脫在工業界的參股。這回,銀行趁著施萊姆普辭職引起的股價上漲,拋出了價值14億歐元的股票。
取代至今的「德國股份公司」所有人的,是國際金融投資商,比如保險公司、養老基金或投資公司。他們最感興趣的是紅利。象晶片集團英飛凌開著跑車去證券交易所的那種風格,是金融投資者們所不喜歡的。
假如經理們製造了數以億計的損失,新的企業主們會比以前的「德國股份公司」監事會成員們迅速得多地叫停,喝令走人。畢竟,他們不必象縱橫交錯的「德國股份公司」老股東們那樣過多地去考慮個人之間的關係和情面。
很清楚地顯示了這一點的,是德國證券交易所總裁維爾納.塞費爾特的走人事件。起因是,德國證券交易股份公司的大股東對沖基金TCI對德國證券交易所收購倫敦證券交易所一事不滿。
對德國企業董事會加壓的不僅是新股東們,還有德國的立法者們。國家強迫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從今年開始公開收入。這製造了更大的透明度,使股東們終於可以清楚地看到,對某個股東的支付是否與他的成績相符合。
德國經理人們的日子將更難過。更多的公眾監督,更多的股東的壓力。但這是好事。因為,假如經理人們在收購企業過程中讓數以十億計的巨款白白流失,對誰都沒有好處,無論對所有者而言,還是對雇員而言,這兩方面的人是最終的買單人。
新上任的戴姆勒總裁迪特.蔡徹學了這一課。他在戴姆勒接近民眾,也不怕在食堂裡參加排隊。這至少顯示了另一種思維方法。只有不怕跟一般工人聊天的人,才不會離開與大地的連接。
假如德國在「德國股份公司」朝代結束之後能夠一步步地獲得一種新的管理型,應該說是值得德國人高興的事。這個國家需要更多的蔡徹。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