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垃圾回收利用的楷模
2015年10月4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推土机将垃圾车倒下的一堆堆生活垃圾铲到一起,填埋到土坑里压实。垃圾散发出的臭气令人作呕。之后不久,便有人拿着塑料袋在垃圾中挑拣他们认为还有用的东西。
这是80年代中期在德国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的情形。那时,废物利用一词对人们来说还很陌生。但是没过多久,垃圾填埋场便几乎无法再容下不断增多的垃圾。对原料匮乏问题的讨论,导致人们转变了思维。1991年,当时的联邦政府立法通过了包装条例。
该条例要求生产厂家必须对其产品包装全面负责。随后工业界成立了自己的、被称为"双轨制"的垃圾回收和再加工系统。作为可回收利用循环系统象征的绿色圆形标记被印制在所有加入了该系统的制造商的产品包装上。
居民将垃圾分类
各种各样的垃圾回收装置也应运而生。垃圾箱按色分类。"蓝色垃圾桶"收集废纸,"黄色垃圾桶"回收各种包装。
居民开始对垃圾进行分类。将用过的玻璃器皿送到公共玻璃收集箱或者收购饮料瓶的商店。
为了鼓励废物回收,还特别实行了饮料瓶押金制。送回饮料瓶可退还押金。德国"双轨制"回收系统(DSD)的费尔(Norbert Völl)说:"公民从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确实已经成为一种全民运动。
但是经济界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居民的分类缺乏严谨。很多居民的垃圾桶内常常是"大杂烩",无法直接进行再加工。
酸奶盒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酸奶盒是塑料制品,但是盖子则是由薄薄的一层锡纸制作。两者本应进行分类,但是怎么分拣呢?
最初的方法是工人站在传送带旁进行手工分拣,既费时又费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用红外线感应器和磁铁取代人工进行垃圾分拣。如今,越来越先进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迅速地分拣各种不同的塑料和金属。
废物变原料利润可观
如今,德国回收的所有塑料垃圾中,有40%按照种类被严格分拣。2100万吨塑料被重新利用加工成再生原料。用新原料生产一吨塑料的费用在1200至1400欧元之间,而用回收废塑料生产的再生塑料,成本只要500欧元。
与原始的回收垃圾相比,再生原料增值3至4倍。德国也因此产生了一个营业额超过2000亿欧元的生意兴隆的行业。该行业产值每年增长14%,为大约25万人创造了就业岗位。定于2016年6月举行的世界最大规模的垃圾技术博览会预计将迎来大批访客。德国的垃圾回收再生原料是热门的出口产品。亚洲国家进口"德国制造"的再生原料越来越多。30年前开始使用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对垃圾进行分类时,人们根本没有料到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