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三年来首次提高基准利率
2011年4月8日八十年来最大的财经危机迫使各国的央行不得不采取一连串的措施来控制场面。欧洲中央银行在十个月内将基准利率从百分之四点二五降到百分之一。这是二战后不曾在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有过的情形。这个利率现在看来似乎太低了。
" 还要看看经济发展的情况。换句话说,经济情形已经不再严峻,没有理由还实行这么低的基准利率。因此欧洲央行打算将利率正常化。"
--以上是 德国商业银行首席经济专家约尔格·克雷默(Jörg Krämer)的说法。但是他的说法只对某些欧洲国家有效,比如德国。德国的景气正在好转。2010年德国的经济增长率高达3.6%,而今年许多专家预测会有3%的成长。为了避免经济过热,升息对德国而言早就是必要的。但是对许多债台高筑的欧洲国家,比如希腊,葡萄牙或是爱尔兰这些还身陷泥淖的国家而言,就可能需要更低一点的基本利率。一个统一的利率要应付不同情况的国家,对欧洲中央银行而言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约尔格克雷默(Jörg Krämer)认为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主要原因在于,90年代的政治人物决定让那些其实经济还不是很灵活的国家进入欧盟。现在欧洲央行就得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和工会关系友好的宏观经济学和景气研究所主任古斯塔夫·霍恩(Gustav Horn),在为路透社撰文中表达了他的怀疑,他不认为升息可以降低通货膨胀。他说,通货膨胀的压力主要来自原材料的涨价。而欧洲央行并无法影响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正因为亚洲国家和许多新兴市场的强烈需求,使得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越演越烈。因此约尔格克雷默(Jörg Krämer)认为央行升息来的太早。他提醒大家原材料的上涨势一项警讯:
"这几季来油价和其他原材料价钱的飚涨,和各国央行的所实施的廉价货币政策有关。也就是说,像养老基金或是人寿保险基金等这一类的投资者,因为 无法在买优良国债上赚到钱,他们几乎是被迫在投资时冒些险,比如投资原材料。因此原材料价钱的飚涨,也是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果,这其实才是应该提高利率的原因。"
作者:张丹红 编译:邱璧辉
责编:达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