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失望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年会
2002年4月26日会议上,没能以绝对多数通过谴责俄罗斯对车臣政策的决议,自19年以来,首次没有对伊朗进行谴责,对津巴布韦破坏人权的现象也没有进行批评-甚至没有尝试制定抗议中国破坏人权的决议。
人权组织的维施勒尔将其视为“对人权委员会最锐利武器”的“正面攻击”,即对某一国家的直接批评。对欧盟来说,这是一次不小的挫折,因为,由它提交的最重要的针对某一国家的决议中的三个遭到人权委员会53个成员国的多数拒绝。
德国驻日内瓦大使勒瓦尔特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极为“危险的倾向”。第三世界国家对越来越多的国别决议提出质疑,甚至恨不得取消它们。第三世界国家反对西方的监护,他们经常自行通过某项决定。为此,人权委员会高级专员玛丽-罗滨逊对该委员会的政治化倾向提出了警告。
人权委员会年会的种种规定为这一现象的出现开放了绿灯。维施勒尔认为,目前,在人权委员会中许多国家都结成了同盟,比如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叙利亚等。
此外,9.11事件也对其产生了影响。比如,俄罗斯就以反恐斗争为由为自己在车臣的军事行动进行辩护。观察员认为,伊斯兰国家为此被迫进行防御。
另外,中东危机的激化也加剧了西方与伊斯兰世界的分化。在伊斯兰国家的倡议下,人们就中东危机举办了三次特殊的辩论会。以色列在众多额外的决议中受到谴责。德国大使认为,这些决议的笔调往往过于激烈和偏颇。
部分西方国家不愿本应讨论世界人权局势的会议成为反对以色列的论坛。以色列大使抱怨说,50%以上的讲话都是针对以色列的,这些讲话不无偏颇之处。
尽管此次会议受到了挫折,但是,人权委员会的存在并没有受到真正的威胁。至少人们阻止了伊斯兰国家在会议上的结盟。伊拉克受到人权组织绝大多数国家的谴责,伊斯兰国家也支持通过了批评谋杀同性恋行为的决议。
罗宾逊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年会结束讲话中指出,在全世界保护人权,而非政治化是该组织的首要任务,也是它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但是,她表示,不愿延长其作为人权委员会高级专员的任期。为此,许多人都认为,罗宾逊的离去会使本已艰难的人权工作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