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半个世界都在中国的胃里”

2014年4月3日

《法兰克福汇报》介绍两名西班牙记者关于西方越来越屈服于中国的一本新书的德译本。《新苏黎世报》关注中国在国际农业贸易中的大手笔并购活动。

https://p.dw.com/p/1BbUL
China Banknote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西班牙记者卡德纳尔(Pablo Cardenal),阿劳霍(Heriberto Araujo)以大量实地采访为第一手资料写就的关于中国对外扩张的著作《大规模掠夺进军》再度成为德语媒体的关注对象。继1月28日的《南德意志报》后,4月3日一期《法兰克福汇报》“文学与专业书”栏目又刊登一篇书评,强调,根据两位作者的观察,中国正从模仿者转变成技术领先者,西方在中国的“扩张”面前正节节败退:

“对卡德纳尔和阿劳霍来说,中国首先在发展中国家的早以昭然于世的扩张已达到了一个新规模。……为能真切记录下进入第二阶段的‘中国对地球的占领’,即进入西方国家市场的积极进军,他们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做了不下500次的采访,调查研究相关现象,而不是亲信谣传和理论。……

Chinesisches Restaurant in Maputo
马普托(莫桑比克首都)一家中餐馆图像来源: DW/J. Beck

“以此方式诞生了一份非常吸引人的实地研究报告。报告所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如何保障其巨大的能源、原料和食品需求?它给人类、环境和基础设施会带来何种影响?中国实施何种政治和外交战略?是否也支持独裁制?中国如何通过不断扩大的移民在世界范围占领新的销售市场?例如,对非洲的移民。中国已在那里建造了2000公里铁道、3000公里公路、数十个足球场、160个学校和医院。”

书评指出,两位作者相信,中国的对外扩张战略数年来已进入第二阶段,即:进入西方,而英国历史学家兼记者雅克(Martin Jacques)的预言很快会成为现实:

“‘世界认为,随着继续其经济开放进程,中国会越来越西化;其实,情况恰好相反:世界将中国化’,而且是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发生,接受中国的标准、经营实践和劳工关系。在朝鲜、伊朗、苏丹和古巴这样的世界上最专制的政权那里,中国也扮演着最受青睐的商业伙伴的角色。”

China in Afrika African Union AU
中国援建的非盟总部大厦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书评接着介绍了作者关于中国之所以能成功实施第二阶段,打入西方市场的三大原因,那就是:充足的国库、13亿勤俭持家的人民、西方的金融经济危机。书评指出,作者的最大忧虑在于,如果不加警惕,西方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失去手中的最后一张王牌—技术知识,从而在同中国的对垒中最终败下阵来:

“这个目标是不变的,即:实现质的飞跃,由模仿者变成发明者和全球技术领先者。中国话‘吃苦’就颇为传神地表达出这个迎头赶上的程序。它告诉我们,除了恒心和努力外,勤奋亦属于孔子关于学习的经典要求。

“作者们很正确地指出,技术和知识是西方硕果仅存的‘武器’,使它能够继续将通过研究和开发获得的好处在有利可图的中国市场转变为赢利。但是,这一技术优势地位日益受到工业间谍网络武器的威胁。在工业网络间谍的新战场上中国正受到指控。……

China Investition in Afrika
中国已成为非洲第一大投资人图像来源: John Lukuwi/AFP/Getty Images

“结论是,我们应重新阅读莱布尼茨。1692年,莱布尼茨致在中国皇宫公职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的一封信函中警告说:‘您教授了(中国人)技艺。我或许不需要提醒您,应想出办法来,不致让我们的人把我们的技艺和盘托出,以免有一天是中国人而非欧洲人得以开心大笑,把不再需要的人请到门外去’。”

战略转变

中国国有公司“中粮集团(Cofco)”新近收购国际著名农产品经营商来宝集团(Noble Group)51%股份可,成为中国对外“扩张”的又一大手笔买卖。4月3日一期《新苏黎世报》的一篇署名文章指出,此举大有深意:

Symbolbild Wirtschaftswachstum in China
中国长年经济增长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来宝将成为中粮集团的国际平台。这一来,该企业就不需要、或者,只需要有限度地从大商号那里购买预订给中国的食品了。借此更好地控制价格,这一考虑肯定扮演了相当角色。中方走出这一步也是对食品需求大幅增长作出的反应。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战略的转变。在新近的5年发展计划中粮食自给的目标已被放弃,这也意味着,尤其是作为饲料的大豆和玉米需要在全球收购。收入的增加带来了饮食习惯的改变,对肉的消费增加。由此,饲料对中国消费的意义也随之增加。”

编译:凝炼

责编:谢菲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