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在市场和管制夹缝中生存的中国艺术圈

2014年4月3日

所有人都在谈论艾未未。其实,当今中国并非只有他才拿得出优秀作品。不过,在中国,到底什么东西是被允许的?市场对艺术的影响有多大?官方的审查管制到底有多严?最后,艺术家们在多大程度上自我设限?

https://p.dw.com/p/1Bb9r
Peking Kunstzone 798
北京最著名艺术区“798”内展品之一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的艺术圈既大且杂,还颇具国际性,就像去年在北京著名的798艺术区开办的“青年艺术展”所显示的那样。

然而,正如现年51岁的艺术家高强所说的那样,尽管不像以前那么严厉,但对艺术的限制依然存在。高强与其兄一起,已有国际名声。他指出,到底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部分取决于审查机制具体的运作,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没有清晰的规定,“本来,我们有时候倒还希望有这样的界限,可以让事情变得简单一些,艺术家最看重的自然是自由,只要不构成伤害,任何艺术都应被允许。我们当然知道,某些政治议题最好还是不要涉及,不要去做”。所谓的政治议题,可以是国旗,可以是受到镇压的1989年学生运动,这些都涉及政治禁忌。

Peking Kunstzone 798
北京798艺术区一景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市场与政治

不过,尽管这样,年轻一代艺术家们有着上一代只能幻想的自由度。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艺术主任朔纳尼(Philip Shonani)就指出,这些艺术家在毛泽东去世后出生,他们在艺术世界构成的现实中成长起来,他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有着政治限制,但同样存在着市场力量的时代。而如今,市场比政治更重要。尤其是年轻一代艺术家们更强调自我,强调在一个充斥物质主义、似乎毫无意义的日常生活中的苦苦追求。

Peking Kunstzone 798
北京798艺术区内一建筑物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陈伟便是他们当中的一个。他把画室拍成一个涂满色块的囚室。他指出,谈到艺术的时候,作为艺术家,总会想到要达到某种目的,对他而言,艺术不过是另一种交流形式,是吃饭、喝水、睡眠、游乐以外的一种交流形式,是一座使交流成为可能的桥梁,由此便具备了某种意义。

两代人

年龄稍大一些的艺术家们在八、九十年代曾不得不为争得些许自由而苦斗,他们难以理解年轻一代艺术家们专注自我、看重物质的态度。60岁的黄伟就颇有微词。他同艾未未一起开创了先锋派运动。他认为,艺术家应该有鲜明的政治倾向,不应极力回避,不能趋仰奉承,而是应该与现实抗争,为自己的自由而战,运用所争得的自由,并扩展自己的视野。

Peking Kunstzone 798
北京798艺术区一景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不过,通常,人们看不到公开的对抗或明确的政治立场。朔纳尼指出,中国艺术家同别国艺术家并无二致,这一代艺术家找到了一条途径,尽管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依然能够建构起自己的存在,不是那么决绝,那么带有冲突性,但相当精细,以一种写实主义的手法表现社会。不过,他也承认,大多数艺术家那里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脑中存在的“剪刀差”。尽管有着比从前更多的自由,市场和管制之间的活动空间依旧受到限制。

作者:德国电视一台驻北京记者 编译:凝炼

责编:李鱼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