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媒体如何评说戈尔巴乔夫?
2022年9月1日(德国之声中文网)
表现出人性和开放
《世界报》以"一个畅所欲言充满生命力的人"为题,发表了纪念戈尔巴乔夫的署名文章。作者Julia Smirnova曾于2012年至2017年担任《世界报》驻俄罗斯记者。
文章开篇回忆了戈尔巴乔夫对当时西德首都波恩的访问:"他带来了希望。1989年6月,成千上万的人在波恩市政厅广场为戈尔巴乔夫欢呼。这是一起轰动性的事件:一位苏联国家元首在访问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期间受到了明星般的待遇。人们热情地呼喊:"戈尔比,戈尔比!" 在当时,没有人敢于梦想统一,但变化就在空气中。克里姆林宫的面孔不再是言语毫无感情,充满陈词滥调的勃列日涅夫或契尔年科那样的老官僚,而是一位表现出人性和开放的年轻的政治家。他在国内宣布改革开放,也给西方带来了建立一个不用惧怕苏联导弹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作者认为,戈尔巴乔夫对两德统一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对其本人来说,这个时期是其政治生涯终结的开始。"苏联帝国在不久后就崩溃瓦解了。改革者戈尔巴乔夫的悖论是,在西方,他受人尊敬,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在其家乡,即便在改革开放几十年后,他仍然被诅咒,被指责应为苏联的解体和随之而来的政治和经济上的混乱负责。"
作者提到戈尔巴乔夫的又一历史贡献--"他的改革开放解放了东欧集团,让许多国家有机会建立了民主社会",也指出戈尔巴乔夫2014年曾公开为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行动做辩护,并且谈到苏联解体前对几个共和国要求独立的示威活动的镇压。
作者最后写道,"戈尔巴乔夫是一个耀眼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有民主、正义的愿景,有对基于道德原则之政策的愿景,但他没能在自己的国家实施这些愿景。他本人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他写道:' 即使我知道所有的困难,我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并试图改变这个国家。'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1980年代发生的事情就不可想象。他自己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敲开了历史的大门,它们打开了,也为那些我为之而奋斗的人打开了"。
没有他,就没有两德统一
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图片报》发表署名评论,呼吁将柏林的一个大的中心广场命名为戈尔巴乔夫广场,感谢他对两德统一做出的贡献。评论写道:"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上这只是一条短消息,但对我们德国人来说,伟大的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去世应该是全国哀悼的时刻。没有他,就没有两德统一。"
评论还称,将柏林一个大型中央广场重新命名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广场将是一个恰当的提醒,提醒我们与俄罗斯人民有着长期的传统友谊,这种友谊将延续到普京之后和这场战争之后。对戈尔巴乔夫的哀悼也伴随着一种安慰,那就是尽管世界局势看起来很黑暗,但在历史上,却有出乎意料的好事一再发生。"
历史上的一个特例
《时代》周刊发表题为"和平之君和替罪羊"的署名文章。作者MICHAEL THUMANN认为,戈尔巴乔夫是历史上一个特殊的人物。
文章说,"他作为替罪羊离开人世。戈尔巴乔夫对大多数俄罗斯人来说是一位赌输了国家、背叛了共产党、搞砸了自己任期的总书记兼主席。他被指责应为一切负责:苏联后期的供应危机,帝国的解体,对美国的冷战失败。俄罗斯统治者普京还加上一码,称苏联的解体是' 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大多数俄罗斯人对此点头称是,并希望迅速忘记本周二晚去世的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在这个正在发动战争的国家的地位与德国对苏联最后一位国家元首的敬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里,' 戈尔比'代表着统一。戈尔比代表改革和全面裁军。戈尔比代表着跨体系的对统一欧洲的和平承诺。"
作者认为,戈尔巴乔夫如此超前,是历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他从三个方面给世界留下了烙印,作为一个违背自己意愿的革命者,作为一个和平使者,作为一个退却的英雄。
文章说,"戈尔巴乔夫的开放造成了比他想要的更深刻的动荡。他违背自己的意愿成为一名革命者,在国内政治上没有取得任何响亮的成就。与邓小平领导下的伟大社会主义对手中国不同,苏联未能进行经济重组。"
戈尔巴乔夫签署了关于彻底销毁中程核武器的《中导条约》,与科尔总理一起就两德统一进程达成一致。文章写道:"这主要是由于戈尔巴乔夫的预见性,即统一将巩固欧洲的和平。"
但是,文章写道,"在世界为他鼓掌的同时,戈尔巴乔夫却无法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文章说:"也许戈尔巴乔夫最大的问题是他在政治上的半心半意。他想改变这个国家,但不是彻底改变,而只是一点点。他想与斯大林主义和勃列日涅夫主义决裂,但又要保留及改革列宁主义。他让自己当选为总统,但让议会而不是人民选举。他想要国家社会主义,同时又要不受国家控制的言论自由。戈尔巴乔夫既不是坚定的保守主义者,也不是坚决的革命者--他卡在了半途中。所以最后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无法解决的两难境地。"
文章最后指出,当苏联解体时,一切都有可能发生,甚至包括一场大型核战争,没有走到这一步是因为戈尔巴乔夫尽其所能加以阻止。"戈尔巴乔夫对外的和平倡议无法阻止苏联的内部衰退,但这个高度武装的帝国在他的带领下和平地走下了全球舞台。"
《法兰克福汇报》署名文章以"以人为本"为题写道,"戈尔巴乔夫并不是想解散苏联,而是想拯救它--由于系统本身的矛盾,他失败了。"
文章写道,"几乎没有任何其他政治家会像戈尔巴乔夫那样,在同一时间受到完全不同的评判。他在西方受到爱戴,但在他的祖国俄罗斯,他生前却被大多数人鄙视。"
文章说,"戈尔巴乔夫寻求的是现代化,而不是苏联的解体。2014年,戈尔巴乔夫将吞并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形容为' 统一'和' 幸福的时刻',表明他对苏联解体感到多么遗憾。文章还写道,"戈尔巴乔夫本人没有公开谈及普京试图用武力使时间倒流的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一位朋友在7月透露,他对此感到 '沮丧 ',戈尔巴乔夫一生的使命就是' 自由'。"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