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香港自决梦已碎
2020年5月29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时代》周报发表题为"没有权利的城市"(Stadt ohne Rechte)的评论指出,随着中国人大通过"港版国安法",香港的民主面临致命的一击。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
"香港自决的梦想已经破碎了吗?世界范围内自由派力量与专制政权,尤其是与其中最成功的一个--中国的较量已经要面对一场轰轰烈烈的失败了吗?
看来似乎是这样的。香港的示威运动本来已经力度减弱,因为新冠病毒迫使抗议暂停。现在,围绕这座城市特殊地位的斗争再度燃起:中国的掌权者要把一部国家安全法强加到香港头上。"
文章介绍了目前引发争议和国际舆论批评的港版国安法的内容和背景后写道:"当世界的关注焦点转移到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之际,新的国安法要给香港民主运动最后致命的一击--在民主派在9月份的立法会选举中争取获胜之前。"作者还认为,北京领导层在新冠危机期间试图扩展其权力:
"我们负责保障富裕发展,你们乖乖地不要作声--与民众之间的这个契约在新冠危机时期被政府渐渐地偷换了内容。现在成了:经济增长我们不能再保证了,但我们能保护你们的健康,让这个国家对抗我们的敌人。民族主义和数字监控是中国共产党尚存的权力支柱。为了对内不示弱,北京在未来也会不惜以经济损失为代价,来面对矛盾升级。对此世界必须做好准备。
一个愈发强权压制的人民共和国的可怕图景只会让香港的活动人士更加坚定决心。但他们获得成功的前景很不看好。唯一能提供有效支持的是大陆的中国人,但对他们完全不能指望。
那么西方呢?西方不会冒险去捍卫香港的自治权或台湾的独立地位。对香港示威者发出的真实讯息是:你们相当的孤单,而且你们几乎没有成功的机会。
那一切都是徒劳的?或许并不是。许多解放运动的故事都是一部失败的历史。天安门、香港、台湾--它们都可能成为反抗中共独裁的失败例子,但日后把它们加在一起,可能就是一个胜利。"
中国不是宿命
《商报》发表题为"香港的教训"(Die Lehren aus Hongkong)的评论文章指出,"德国对华政策的最大问题是它的宿命态度。每当默克尔谈到中国,听起来就仿佛是在谈论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力。"
默克尔一再强调与中国的伙伴关系对欧盟的战略利益是多么重要,虽然她也称中国的崛起是一大挑战,但却少有自信的表现。评论认为,在香港问题上,中国显示了其为了实现权力诉求不择手段。而德国和欧盟需要一种新的对华政策:
"北京不容忍对它的批评。然而中国政府对待香港的做法并不是内部事务。中国如果僭越一国两制的原则,就是破坏国际条约。此外,在南中国海的扩张、对台湾的霸凌、在国内对维吾尔人的大规模拘押,以及北京大肆利用新冠疫情进行的宣传都表明,北京不再是一个可信的伙伴。"
"毫无疑问,专制治下的中国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它也是一个体制对手,而且是一个越来越具有攻击性的对手。中共有意,也有足够的权力力量彻底改变国际秩序。欧洲必须对这一挑战做出反应,认识到其危险性。而不应该视之为不可抗拒、只能逆来顺受的命运。"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